伺服器層是 Sun Management Center 軟體的核心。伺服器層主機硬體之規格適當對確保 Sun Management Center 作業的可靠性與回應效能至關重要。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層對硬體的需求顯著高於代理程式的需求。Sun Management Center 3.6.1 伺服器層系統需求高於 Sun Management Center 3.0 伺服器層的硬體需求。版本 3.0 伺服器主機不必符合 Sun Management Center 3.6.1 的系統需求。
SPARC 平台桌面與執行 Solaris 版本 8、版本 9 或版本 10 且滿足本節所述最低硬體需求的伺服器支援 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層。
為取得最佳效能,請僅在執行伺服器層應用程式的專用機器上安裝 Sun Management Center 3.6.1 伺服器層。
下表指定的硬體系統代表可用來做為 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平台的四種板類別機器。在每種情況下,替代機器配置均可提供相當的效能。
表 C–4 建議的 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硬體平台
架構 |
機器類型 |
CPU 類型 |
RAM |
交換空間 |
---|---|---|---|---|
小型伺服器 |
Sun Blade 100 或同等 |
一個 502 MHz UltraSPARC IIe CPU 或更佳 |
1 GB |
最低 512,建議使用1 GB |
中型伺服器 |
Sun Fire 280R |
兩個 750 MHz UltraSPARC II CPU 或更佳 |
1 GB |
最低 512,建議使用1 GB |
大型伺服器 |
Sun Blade 2000 |
兩個 1015 Mhz UltraSPARC III CPU 或更佳 |
1 GB |
最低 512,建議使用1 GB |
超大型伺服器 |
Sun Fire 880 |
四個 900 Mhz UltraSPARC III CPU 或更佳 |
2 GB |
1 GB |
Sun 管理伺服器主機的配置需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伺服器層管理的代理程式數量以及在這些代理程式上執行的管理活動。管理作業包括系統產生的作業(如事件產生與處理)和使用者啟動的作業(如資料瀏覽、網路探索、群組作業、系統監視與診斷)。
由於管理作業的影響,大小需求會依安裝於伺服器上的所有 Sun Management Center 附加套裝軟體之數量、類型和配置,以及受管理節點的數量而異。一般而言,使用的附加產品越多,管理作業便越多,伺服器硬體需求也就越高。
下列圖表說明建議用於 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做為管理下的代理程式數量之函數的機器類別,以及估計的管理作業。下列圖表假設 Sun Management Center 主控台不在伺服器機器上執行。圖表也假設小型伺服器有 5 個遠端主控台階段作業,中型伺服器有 10 個遠端主控台階段作業,而大型和超大型伺服器有 15 個遠端主控台階段作業。
以上圖表所描述的機器類別代表具有相似效能主機的類別。
在伺服器層主機執行 Sun Management Center 主控台應用程式,以及使用中主控台階段作業的數量都會使伺服器效能大受影響。如果伺服器大小不夠支援伺服器層元件,請勿在伺服器機器執行 Sun Management Center 主控台。
Sun Management Center 效能報告管理程式 (PRM) 附加元件是用來追蹤歷程趨勢,並為任何受 Sun Management Center 代理程式監視的資料屬性產生報告。PRM 附加元件能對 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的大小需求有顯著影響,因為它可以涉及大型資料磁碟區的收集和處理。
PRM 附加元件的影響顯示於圖 C–1 的 PRM 區段。一般而言,增加管理作業和 PRM 追蹤的資料特性總量會減少可被 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管理的代理程式數量。
判定 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與 PRM 附加元件的需求需要兩個步驟:
根據已安裝 PRM 附加元件的 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所管理的代理程式總量,請參閱圖 C–1 的 PRM 區段以判定需要的機器類別。
根據您要收集的 PRM 資料特性的估計數量,按下節所述判定適合的 PRM 配置。
在 Sun Management Center 設定期間,將會提供選項讓您選取下表所示的其中一個 PRM 配置類型。架構欄指的是表 C–4 中列出的機器架構。
表 C–5 PRM 配置類型需求
PRM 配置類型 |
磁碟空間 |
PRM 特性總量 |
代理程式數量範例 |
每個代理程式的特性數量範例 |
架構 |
---|---|---|---|---|---|
小型 PRM |
5 GB |
50,000 |
100 |
300 |
小 |
|
|
|
400 個 |
100 |
中等 |
中型 PRM |
12 GB |
150,000 |
300 |
300 |
中等 |
|
|
|
500 |
300 |
大 |
|
|
|
750 |
200 |
超大型 |
大型 PRM |
24 GB |
240,000 |
600 |
300 |
大 |
|
|
|
750 |
300 |
超大型 |
小型 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通常是用於小型 PRM 配置;中型伺服器通常是用於中型 PRM 配置;大型和超大型伺服器通常是用於大型 PRM 配置。您可以以小型或中型 PRM 使用超大型 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視可用磁碟空間和預期的 PRM 資料收集需求而異。
下表提供每個架構類型可管理的代理程式數量範例,假設每個代理程式為 PRM 平均收集 300 個屬性。[每小時的資料收集] 可提供收集資料所需的估計時間。[每晚的處理作業] 欄提供處理收集到的資料的估計時間。資料收集和後續處理的時間長度會依伺服器硬體、伺服器作業及資料庫中的 PRM 資料量不同而異。
表 C–6 伺服器範例:管理下的代理程式數量
架構 |
代理程式數量 |
PRM 特性總量 |
PRM 配置類型 |
每小時的資料收集 |
每晚的處理作業 |
---|---|---|---|---|---|
小 |
100 |
30,000 |
小 |
2 分鐘 |
1 至 2 小時 |
中等 |
300 |
90,000 |
中等 |
7 分鐘 |
3 至 4 小時 |
大 |
600 |
180,000 |
大 |
7 分鐘 |
3 至 6 小時 |
超大型 |
750 |
225,000 |
大 |
6 分鐘 |
3 至 6 小時 |
指定不同代理程式數量、資料特性數量及報告時間長度 (如s 4 小時至 1 個月) 會產生大範圍的報告。
典型的報告需要幾秒鐘至幾分鐘的時間才能產生。所需的實際時間會受以下因素影響:
報告中包括的實際資料點數量:
每個報告的報告上限為 10,000 資料點。
資料庫中的效能報告管理程式資料量
伺服器效能和作業
其他效能報告管理程式報告的同步運作產生
例如,在有配置效能報告管理程式附加元件的中型 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上,包括在上 24 個小時中用於 1 個代理程式的 5 個屬性之簡易報告大約可在 20 秒內產生。相反地,像包括在前 7 天用於 5 個代理程式的 5 個屬性這種較基礎的報告大約需要 10 分鐘才能產生。
具有效能報告管理程式附加元件的中型 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假設為具有兩個 450 MHz UltraSPARC II CPU、1 GB RAM 及 1 GB 交換空間的 SunFire-280R。也假設 SunFire-280R 為效能報告管理程式監視 300 個代理程式,並在每個代理程式收集 300 個資料特性。
如果報告要超過 30 分鐘才能產生,則建議您將報告排定在 4:00 AM 至 8:00 AM 之間執行。將大型報告的時間排定在 4:00 AM 之後執行會減低 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在一般上班時間的載入量,也會減低與每晚 Sun Management Center 和效能報告管理程式作業 (一般在 12:00 AM 到 4:00 AM 之間) 產生衝突的機會。
影響伺服器層效能的主要因素包括:
Sun Management Center 元件的同步啟動
拓樸群組配置
管理作業
主控台使用者數量
伺服器層和許多代理程式的同步啟動會大幅影響伺服器層的效能。管理數百個代理程式時,伺服器層的初始化作業會導致主控台反應遲緩,且暫時無法存取某些代理程式。
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環境中的拓樸群組數量不應超過以下數量:
小型伺服器 - 25 個拓樸群組
中型伺服器 - 50 個拓樸群組
大型伺服器 - 75 個拓樸群組
拓樸群組中的最大量中間子物件為 256。為達最佳效能,群組中的子物件數量不應超過 100。
若您安裝了效能報告管理程式附加元件,每個拓樸網域應包含低於 200 個 Sun Management Center 代理程式,以確保效能報告管理程式資料的最佳集合。
Sun Management Center 伺服器作業依以下因素而異:
使用者啟動的作業數量
管理的主機系統之穩定性與活動
主機系統載入的管理模組數量
管理的屬性之規則參數和警報臨界值的規格
後兩個因素對管理節點以事件處理形式產生管理活動的傾向影響很大。
因此,若警示臨界值配置不佳,高管理作業在沒有附加元件時仍可發生。相反,如果管理的系統非常穩定,警報臨界值很合理,則即便使用許多附加產品,也只會發生少量管理活動。
增加同時發生的 Sun Management Center 主控台使用者階段作業數量,會導致伺服器層負荷的中度增長。大小估計假設小型配置有 5 個作用中的使用者、中型配置有 10 個使用者、大型和超大型配置有 15 個使用者。大小估計假設有使用者正在執行作業,如瀏覽受管理的特性資料及事件與編輯特性屬性。
某些使用者初始化的作業可能會在作業執行期間暫時影響伺服器層的效能。
目標訂於 100 或更多代理程式可消耗顯著伺服器資源的大型群組作業。如果變更在管理節點上產生警報,這些作業會進一步影響伺服器效能。這些警報會產生事件處理形式的附加管理活動。
拓樸資料匯入作業包含加入許多需要管理的新實體,在加入實體期間,可能會導致伺服器層反應減慢。
透過不同時執行以上動作、分解大型作業和在非高峰時期執行或排程作業(如有可能),可以最下化這些使用者啟動之動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