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顯示 MIB-II 檢測模組上的資訊。MIB-II 檢測模組包含如下小節中說明的屬性表:
下表簡要說明 MIB-II 系統群組的屬性。
表 C–81 MIB-II 系統群組特性| 特性 | 說明 | 
|---|---|
| 系統說明 | MIB-II 系統說明或主機說明(讀取-寫入) | 
| 系統 OID | 軟體系統的物件識別碼或物件 ID (OID) | 
| Time Since System Is Up | 系統啟動之後經過的時間(以毫秒為單位) | 
| 系統聯絡人 | 此系統的聯絡人名稱 | 
| 系統名稱 | 執行代理程式的完整主機名稱(讀取-寫入) | 
| 系統位置 | 主機的實體位置(讀取-寫入) | 
| 系統服務 | 表示主要提供的服務組之總計整數值 | 
以下各表將簡要說明 MIB-II 介面群組的屬性。
下表簡要說明 MIB-II 介面群組的屬性。
表 C–82 MIB-II 介面群組特性| 特性 | 說明 | 
|---|---|
| 介面數目 | 機器的介面數,包括迴路 | 
下表簡要說明 MIB-II 介面的屬性。
表 C–83 MIB-II 介面特性| 特性 | 說明 | 
|---|---|
| 介面索引 | 介面在此表中的索引 | 
| 介面說明 | 介面說明 | 
| 介面類型 | 介面類型 | 
| 介面最大 MTU | 可在介面上傳送的最大資料包傳遞之大小 | 
| 介面速度 | 介面的頻寬 | 
| 介面實體位址 | 介面的實體位置 | 
| 介面管理狀態 | 介面的期望狀態 | 
| 介面操作狀態 | 介面的可操作狀態 | 
| 介面上次更改 | 可操作狀態最後一次變更之後,sysUpTime 的值(即系統啟動並執行的時間) | 
| 介面輸入八位位元組 | 介面收到的八位元組數 | 
| 介面輸入單播封包 | 介面收到的 Unicast 資料封包數 | 
| 介面輸入非單播封包 | 介面收到的非 Unicast 資料封包數 | 
| 介面輸入放棄 | 介面上選擇放棄的資料封包數量 | 
| 介面輸入錯誤 | 介面上包含錯誤的內送資料封包數量 | 
| 介面輸入不明通訊協定 | 介面上收到的非支援協定資料封包數 | 
| 介面輸出八位位元組 | 介面傳送出去的八位元組數 | 
| 介面輸出單播封包 | 介面傳送出去的 Unicast 資料封包數 | 
| 介面輸出非單播封包 | 介面傳送出去的非 Unicast 資料封包數 | 
| 介面輸出放棄 | 介面上包含錯誤的外送資料封包數 | 
| 介面輸出錯誤 | 因錯誤而無法傳送的外送資料封包數 | 
| 介面輸出佇列長度 | 輸出資料封包佇列的長度 | 
| 專用介面 | 參考特定媒體的 MIB 定義 | 
以下各表將簡要說明 MIB-II IP 的屬性。
下表簡要說明 MIB-II IP 群組的屬性。
表 C–84 MIB-II 群組特性| 特性 | 說明 | 
|---|---|
| IP 轉寄 | 指示此實體是否為閘道 | 
| IP Default TTL | 插入 IP 標頭的預設存活時間 | 
| IP 輸入接收 | 收到的資料包傳遞數 | 
| IP 輸入標題錯誤 | 因 IP 標頭發生錯誤而放棄的輸入資料包傳遞數 | 
| IP 輸入位址錯誤 | 因目標 IP 位址發生錯誤而放棄的輸入資料包傳遞數 | 
| IP Forwarded Datagrams | 轉寄的資料包傳遞數 | 
| IP 輸入不明通訊協定 | 因不支援協定而放棄的本端定址資料包傳遞數 | 
| IP In Discards | 放棄的輸入資料包傳遞數 | 
| IP 輸入傳送 | 成功傳送的輸入資料包傳遞數 | 
| IP 輸出請求 | 提供給 IP 進行傳輸的資料包傳遞數 | 
| IP 輸出放棄 | 放棄的輸出 IP 資料包傳遞數 | 
| IP 輸出未路由 | 因找不到路由目標而放棄的輸出 IP 資料包傳遞數 | 
| IP 重裝逾時 | 保留收到的片段以進行重裝的最長時間(以秒為單位) | 
| 請求 IP 重裝 | 收到的需要重裝之 IP 片段數 | 
| IP 重裝完成 | 成功重裝的 IP 資料包傳遞數 | 
| IP 重裝失敗 | 重裝演算法偵測到的故障數 | 
| IP 片段完成 | 成功分段的 IP 資料包傳遞數 | 
| IP 片段失敗 | 分段失敗的 IP 資料包傳遞數 | 
| IP 片段建立 | 因分段而產生的 IP 資料包傳遞片段數 | 
下表簡要說明 IP 位址的屬性。
表 C–85 IP 位址特性| 特性 | 說明 | 
|---|---|
| IPAT IP 位址 | 與此項目的定址資訊相關的 IP 位址 | 
| IPAT 介面索引 | 相應介面在介面表中的索引 | 
| IPAT 網路遮罩 | 與 IP 位址關聯的子網路遮罩 | 
| IPAT 廣播位址 | IP 廣播位址中最不顯著位元的值 | 
| IPAT 重裝最大值 | 可由此實體重組的最大 IP 資料包傳遞大小 | 
下表簡要說明 IP 路由的屬性。
表 C–86 IP 路由特性| 特性 | 說明 | 
|---|---|
| IP 路由目標 | 路由的目標 IP 位址 | 
| IP 路由介面索引 | 介面在到達路由的下一個中繼站所依據之介面表中的索引 | 
| IP 路由衡量標準 1 | 路由 1 協定的特定路由之主要路由衡量標準 | 
| IP 路由衡量標準 2 | 路由 2 協定的特定路由之替代路由衡量標準 | 
| IP 路由衡量標準 3 | 路由 3 協定的特定路由之替代路由衡量標準 | 
| IP 路由衡量標準 4 | 路由 4 協定的特定路由之替代路由衡量標準 | 
| IP 路由下一中繼站 | 路由下一中繼站的 IP 位址 | 
| IP 路由類型 | 路由的類型 | 
| IP 路由通訊協定 | 學習此路由的路由機制 | 
| IP 路由時間 | 最後一次更新路由之後經過的秒數 | 
| IP 路由遮罩 | 與路由目標比較之前,要與目標位址進行邏輯 And 運算的遮罩 | 
| IP 路由衡量標準 5 | 路由 5 協定的特定路由之替代路由衡量標準 | 
| IP 路由資訊 | 參考特定路由協定的 MIB 定義 | 
下表簡要說明 IP NetToMedia 的屬性。
表 C–87 IP NetToMedia 特性| 特性 | 說明 | 
|---|---|
| IPN2M 介面索引 | 介面在此項目之等效項目有效的介面表中的索引 | 
| IPN2M 實體位址 | 與媒體相關的實體位址 | 
| IPN2M 網路位址 | 與實體位址對應的 IP 位址 | 
| IPN2M 類型 | 對映類型 | 
下表簡要說明 MIB-II ICMP 群組的屬性。
表 C–88 MIB-II ICMP 群組特性| 特性 | 說明 | 
|---|---|
| ICMP 輸入訊息 | 收到的 ICMP 訊息數 | 
| ICMP 輸入錯誤 | 收到的包含錯誤之 ICMP 訊息數 | 
| ICMP 輸入目標未達到 | 收到的 ICMP 目標無法到達的訊息數 | 
| ICMP 輸入逾時 | 收到的 ICMP 逾時的訊息數 | 
| ICMP 輸入參數問題 | 收到的說明 ICMP 參數問題的訊息數 | 
| ICMP 輸入源抑制 | 收到的 ICMP 源抑制訊息數 | 
| ICMP 輸入轉向 | 收到的 ICMP 重新導向訊息數 | 
| ICMP 輸入回應 | 收到的說明 ICMP 回應請求的訊息數 | 
| ICMP 輸入回應回覆 | 收到的說明 ICMP 回應答覆的訊息數 | 
| ICMP 輸入時間戳記 | 收到的說明 ICMP 時間戳記請求的訊息數 | 
| ICMP 輸入時間戳記回覆 | 與 ICMP 時間戳記答覆相關的訊息數 | 
| ICMP 輸入位址遮罩 | 收到的 ICMP 位址遮罩請求訊息數 | 
| ICMP 輸入位址遮罩回覆 | 收到的 ICMP 位址遮罩答覆訊息數 | 
| ICMP 輸出訊息 | 嘗試傳送的 ICMP 訊息數 | 
| ICMP 輸出錯誤 | 因發生問題而未傳送的 ICMP 訊息數 | 
| ICMP 輸出目標未達到 | 傳送的 ICMP 目標無法到達的訊息數 | 
| ICMP 輸出逾時 | 傳送的 ICMP 逾時的訊息數 | 
| ICMP 輸出參數問題 | 傳送的與 ICMP 參數問題相關的訊息數 | 
| ICMP 輸出源抑制 | 傳送的 ICMP 源抑制訊息數 | 
| ICMP 輸出轉向 | 傳送的 ICMP 重導向訊息數 | 
| ICMP 輸出回應 | 傳送的與 ICMP 回應請求相關的訊息數 | 
| ICMP 輸出回應回覆 | 傳送的與 ICMP 回應答覆相關的訊息數 | 
| ICMP 輸出時間戳記 | 傳送的要求 ICMP 時間戳記的訊息數 | 
| ICMP 輸出時間戳記回覆 | 傳送的 ICMP 時間戳記答覆訊息數 | 
| ICMP 輸出位址遮罩 | 傳送的 ICMP 位址遮罩請求訊息數 | 
| ICMP 輸出位址遮罩回覆 | 傳送的 ICMP 位址遮罩答覆訊息數 | 
以下各表將簡要說明 MIB-II TCP 的屬性。
下表簡要說明 MIB-II TCP 群組的屬性。
表 C–89 MIB-II TCP 群組特性| 特性 | 說明 | 
|---|---|
| TCP 重新傳送演算法 | 用來確定重新傳送未認可八位元組之逾時值的演算法 | 
| TCP 重新傳送最小逾時 | TCP 實施所允許的重新傳送逾時之最小值 | 
| TCP 重新傳送最大逾時 | TCP 實施所允許的重新傳送逾時之最大值 | 
| TCP 最大連接數 | TCP 連接數量的限制 | 
| TCP 主動開啟 | TCP 連接從 CLOSED 狀態轉至 SYN-SENT 的次數 | 
| TCP 被動開啟 | TCP 連接從 LISTEN 狀態轉至 SYN-RCVD 的次數 | 
| TCP 嘗試失敗 | TCP 連接從 SYN-SENT 或 SYN-RCVD 轉至 COLSED 狀態,以及從 SYN-RCVD 轉至 LISTEN 狀態的次數 | 
| TCP 建立重設 | TCP 連接從 ESTABLISHED 或 CLOSE-WAIT 轉至 CLOSED 狀態的次數 | 
| TCP 目前已建立 | 目前狀態為 ESTABLISHED 或 CLOSE-WAIT 的 TCP 連接數 | 
| TCP 輸入區段 | 收到的區段數 | 
| TCP 輸出區段 | 傳送的區段數 | 
| TCP 重新傳送區段 | 重新傳送的區段數 | 
| TCP 輸入錯誤 | 收到的包含錯誤的區段數 | 
| 帶有重設旗號的 TCP 輸出 | 傳送的包含 RST 旗標的區段數 | 
下表簡要說明 TCP 連接的屬性。
表 C–90 TCP 連接特性| 特性 | 說明 | 
|---|---|
| Tcp 連接狀態 | 此 TCP 連接的狀態 | 
| Tcp 連接本端位址 | 此 TCP 連接的本端 IP 位址 | 
| Tcp 連接本端連接埠 | 此 TCP 連接的本端連接埠號 | 
| Tcp 連接遠端位址 | 此 TCP 連接的遠端 IP 位址 | 
| Tcp 連接遠端連接埠 | 此 TCP 連接的遠端連接埠號 | 
以下各表將簡要說明 MIB-II UDP 的屬性。
下表簡要說明 MIB-II UDP 群組的屬性。
表 C–91 MIB-II UDP 群組特性| 特性 | 說明 | 
|---|---|
| UDP 輸入資料包 | 傳送給 UDP 使用者的 UDP 資料包傳遞數 | 
| UDP 無連接埠資料包 | 收到的其目標連接埠沒有任何應用程式的 UDP 資料封傳遞數 | 
| UDP 輸入錯誤 | 收到的無法傳送之 UDP 資料包傳遞數 | 
| 包UDP 輸出資料包 | 傳送的 UDP 資料包傳遞數 | 
下表簡要說明 UDP 的屬性。
表 C–92 UDP 特性| 特性 | 說明 | 
|---|---|
| UDP 本機位址 | 此 UDP 收聽者的本端 IP 位址 | 
| UDP 本機連接埠 | 此 UDP 收聽者的本端連接埠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