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和管理 Solaris Container Manager 3.6

Procedure创建非全局区域

步骤
  1. 如果尚未打开 Container Manager GUI, 请按要启动Container Manager GUI中所述打开它。

  2. 通过选择导航窗口中的“主机”选项卡选择主机视图。

    导航窗口中会显示一个主机列表。

  3. 选择一台 Solaris 10 主机。

  4. 选择“区域”选项卡。

  5. 单击“新建区域”按钮。

    将显示“新建区域”向导。

    图 6–1 区域创建参数窗口

    用于创建区域的参数

  6. 为以下字段键入适当的值:区域名称、区域主机名称、区域路径、IP 地址和网络接口。

    区域主机名称是区域作为虚拟主机的唯一名称。它是主机名或计算机名。

    区域路径是绝对路径,从根 (/) 目录开始。


    注 –

    如果区域路径字段中给定的目录存在,则根目录的权限必须是 700。否则,系统不会创建该区域。

    如果区域路径字段中给定的目录不存在,则 Solaris Container Manager 会创建一个具有此名称的目录,并为根目录指定 700 权限。


    每个区域均可具有当区域状态从“已安装”转变为“就绪”时应配置的网络接口。

  7. (可选)如果希望在系统重新引导时自动重新引导区域,请选择“已启用”复选框。

  8. 键入超级用户名。

    图 6–2 区域属性窗口

    区域的属性

  9. (可选)在“语言环境”、“终端类型”、“命名服务”和“时区”列表中选择适当的值。

    “语言环境”指定将用于此区域的语言。

    “终端类型”指定终端的类型。

    “命名服务”将主机名转换为 IP 地址,将 IP 地址转换为主机名。

    “时区”指定此区域的时区。

  10. 为区域选择一个资源池。

  11. 在“CPU 份额”和“项目 CPU 份额”字段中键入适当的值。

    图 6–3 CPU 份额窗口

    区域的 CPU 份额

    “CPU 份额”字段指定从资源池中为该区域分配的 CPU 份额数。此数字必须小于或等于资源池可用的 CPU 份额数。

    “项目 CPU 份额”字段指定为该区域中的项目分配的 CPU 份额数。

  12. (可选)键入 IP 服务质量功能的最小输入带宽和输出带宽。

    图 6–4 IPQoS 属性窗口

    IPQoS 功能的属性

  13. 选择是否配置该区域的其他属性。

    • 如果希望配置该区域的其他属性,请选择“是”选项,然后单击“下一步”。

      键入该区域的其他 IP 地址,选择相应的网络接口。

      键入要为该区域配置的设备目录。

      键入要在该区域中安装的其他文件系统的详细信息。

      键入该区域与全局区域共享的软件包所在的目录。

      有关这些其他区域属性的更多信息,请参见《System Administration Guide: Solaris Containers-Resource Management and Solaris Zones》中的“Zone Configuration Data”

      查看为此区域所做的选择,然后单击“完成”保存所做的更改。

    • 如果您不希望配置该区域的其他属性,请选择“否”选项,然后单击“下一步”。

      查看为此区域所做的选择,然后单击“完成”保存所做的更改。

    区域表中的信息会更新为新区域的信息。创建一个区域时,它将处于“不完整”状态。从全局区域继承某些软件包后,该区域的状态将更改为“正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