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不會實際強制執行您為應用程式所設的資源使用量界限。而是在提供最小 CPU 保留和記憶體容量並啟動專案後,由 Solaris 核心開始強制這些界限。在使用專案之前,您必須知道專案狀態的更多相關資訊。專案可以處於下列三種狀態之一:已定義、使用中和非使用中。
專案在其使用期限會在這些狀態間變換。
當專案本身尚未完全形成時,容器會在初始階段建立。每個專案都必須有一個獨特的名稱,而且可以無限次儲存在資料庫中。
圖 3–2 顯示容器在與主機建立關聯後,專案變成使用中狀態。非使用中專案在被關閉且不再與主機建立關聯後,會變回已定義狀態。
使專案變成使用中的首要步驟即是將其容器與一個主機建立關聯。第二個步驟為設定資源界限,即指定專案的最小 CPU 保留和記憶體容量。專案必須與可支援這些資源界限的主機建立關聯。使用中專案也可被視為已部署,即專案已被推出並常駐於主機。
在使用「新專案」精靈建立以應用程式為基礎的專案時,可提供識別與應用程式相關的符合表示式。然後,與符合表示式對應的所有程序會自動移至此容器之下。在專案啟動時,會在與容器建立關聯的主機上建立/etc/project 資料庫中的項目。同樣地,相符的程序之後也會移到容器的專案名稱之下。在移動程序之後,會收集所有的資源使用情況資料,並儲存以供專案使用。
關閉專案時,就不再強制執行資源界限。已關閉的專案會變成非使用中狀態,並從主機的 /etc/project 檔中刪除。在非使用中狀態時,專案仍然存在於軟體的資料庫中,擱置以供日後啟動。在重新啟動非使用中專案後,會再次強制容器的資源界限。
所有在專案使用時與專案資源使用相關的收集資料會保留在資料庫中。在關閉專案後,您仍然可以請求非使用中專案的使用情況報告,最多 30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