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和管理 Solaris Container Manager 1.1

資源管理

一般來說,資源代表可連結程序的作業系統實體。資源更經常代表由提供一些分割格式的核心子系統建構的物件。資源也可被視為可利用計算系統以影響應用程式運作方式的觀念。資源範例包括實體記憶體、CPU 或網路頻寬。

Container Manager 在 Solaris 8、Solaris 9 和 Solaris 10 發行版本中與資源管理公用程式搭配運作。在 Solaris 8 發行版本中,資源管理由 Solaris Resource Manager 1.3 提供。每個服務由 lnode 表示。lnode 是用來記錄資源分配策略和取得的資源使用狀態資料。lnodes 與 UNIX 使用者 ID (UID) 相對應。依據預設,UID 可代表個別使用者和應用程式。如需關於 lnodes 和資源管理的更多資訊,請參閱「Solaris Resource Manager 1.3 系統管理指南」中的「限制節點概述」

在 Solaris 9 和 Solaris 10 發行版本中,資源管理由 Resource Manager 提供。在此發行版本中,專案與 lnode 相似。專案提供為相關工作網路內的管理識別碼。所有執行在具有相同專案識別碼的容器中之程序,亦稱為專案 ID。Solaris 核心透過專案 ID 追蹤資源使用狀態。使用延伸計算 (使用相同的追蹤方法) 可收集之前的資料。在 Container Manager 中,專案代表容器。

圖 1–3 主機中的專案範例

圖解顯示主機中的專案範例。周圍的文字說明其內容。

關於執行在容器的程序資訊可從 Container Manager GUI 取得。當您使用此軟體建立和管理容器時,資料的收集是易懂的。

可使用不同的方法建立容器界限。一個方法是使用資源儲存池分割系統。另一個方法是透過資源控制在專案中建立限制。

資源儲存池

資源儲存池 (或儲存池) 為用來分割主機資源的 Solaris 9 和 Solaris 10 軟體配置機制。資源組為可連結程序的資源。記憶體組和處理器組為資源組範例。目前僅可在 Solaris 9 和 Solaris 10 發行版本中取得處理器組。儲存池會結合可在主機上取得的不同資源組。

一個資源儲存池可容納一個或多個專案。若為一個專案,連結到儲存池的資源專屬於該專案。若為多個專案,連結到儲存池的資源共用專案。

在 Solaris 10 作業系統中,本產品有一稱為動態資源儲存池的功能。動態資源儲存池可藉由回應系統事件和載入變更來調整每個儲存池的資源分配,幫您取得更好效能。此功能在動態資源儲存池中有做說明。

執行在 Solaris 8 作業系統時,一個主機只能有一個資源儲存池。此儲存池稱為 pool_default。因為資源儲存池不存在此作業系統版本中,請手動建立 pool_default。依照慣例,所有在執行 Solaris 8 發行版本的主機中的 CPU 應在單一儲存池中。

如需關於使用 Container Manager 管理資源儲存池的更多資訊,請參閱第 5 章, 管理資源儲存池

資源控制

若有一個以上的專案連結到單一儲存池,您可以在單一專案中設定最低保證或限制。這些限制稱為資源控制。其中一個控制範例為最小 CPU 限制的設定,與使用公平共用排程程式 (FSS) 的例子相同。另一個範例為實體記憶體容量的設定,使用 rcapd 常駐程式的例子相同。設定最小 CPU 保證時,專案中的閒置 CPU 循環可被其他專案中的應用程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