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設計以部署方案開始,而部署方案是在解決方案生命週期的邏輯設計和技術需求階段期間所設計的。 部署方案包含一個邏輯架構及解決方案的服務品質 (QoS) 需求。您對應邏輯架構 (跨實體伺服器和其他網路裝置) 中識別的元件以建立部署架構。需求提供效能、可用性、延展性和其他相關規格之硬體配置的指導。
設計部署架構是一個反覆式程序。通常需要重新審視 QoS 需求並重新檢查初步設計。需要考慮 QoS 需求的相互關係,透過平衡利弊和所有權成本問題找出一個能夠達到專案最終業務目標的最佳化解決方案。
專案核准會在部署設計階段期間發生,通常是在您建立部署架構之後。使用部署架構和以下所述的實作規格 (若有可能),則可估計部署的實際成本並將結果提交給利害關係人以進行核准。一旦核准專案後,則會簽訂部署完成的合約並取得及分配實作專案的資源。
在部署設計階段期間,您可能準備下列任何規格和規劃:
部署架構。一個描述邏輯架構與實體環境對映的高階架構。實體環境包括企業內部網路或是網際網路環境中的計算節點、處理器、記憶體、儲存裝置和其他硬體及網路裝置。
實作規格。用作部署建立藍圖的詳細規格。這些規格提供電腦和網路硬體的規格,以取得和描述部署的網路佈局。實作規格也包括目錄服務的規格,包含目錄資訊樹狀結構 (DIT) 以及為目錄存取定義的群組和角色的詳細資訊。
實作規劃。一組涵蓋企業軟體解決方案實作各個層面的規劃。實作規劃包括下列項目:
遷移規劃。描述遷移企業資料和升級企業軟體的策略和程序。遷移資料必須符合最近安裝之企業應用程式的格式和標準。所有的企業軟體必須都是正確的版本層級,才能進行交互操作。
安裝規劃。源自部署架構,指定硬體伺服器名稱、安裝目錄、安裝順序、每個節點的安裝類型以及安裝和配置分散式部署所必需的配置資訊。
使用者管理規劃。包括現有目錄和資料庫中資料的遷移策略、將部署架構中指定的複製設計考慮在內的目錄設計規格以及使用新內容佈建目錄的程序。
測試規劃。描述已部署軟體的測試程序,包括開發原型和引導實作的特定規劃、判定預期負載處理能力的加強測試以及判定規劃的功能是否如預期運作的功能測試。
建置規劃。描述將實作自規劃和測試環境移到生產環境的程序和排程。將實作移動到生產通常會發生在各個階段中。例如,第一個階段可能會為有限群組的使用者部署軟體,並在完成整個部署之前於每個階段增加使用者基礎。在完成整個部署之前,階段式實作也可以包括特定軟體套件的排程實作。
有數個因素會影響您在部署設計期間所做的決定。請考慮下列關鍵因素:
邏輯架構。邏輯架構詳細描述提議解決方案中的功能服務以及提供這些服務的元件間的相互關係。將邏輯架構作為判定分配服務之最佳作法的關鍵。部署方案包含與服務品質元件需求相互搭配的邏輯架構 (如下所示)。
服務品質需求。 服務品質 (QoS) 需求規定解決方案作業的各個層面。使用 QoS 需求可協助開發策略,以達成效能、可用性、延展性、服務性和其他服務品質的目標。部署方案包含與服務品質需求搭配的邏輯架構 (如前所述)。
使用分析。 使用分析是在解決方案生命週期的技術需求階段開發的,它提供可以協助預估已部署系統負載和加強之使用模式的相關資訊。利用使用分析來協助隔離效能瓶頸並開發可滿足 QoS 需求的策略。
使用實例。 使用實例是在解決方案生命週期的技術需求階段開發的,它列出了針對部署找出的不同使用者互動,這些互動通常代表最常見的使用實例。雖然使用實例屬於使用分析的一部份,但在評估部署設計時,您應該要參閱使用實例,確保已經有正確說明。
服務層級合約。 服務層級合約 (SLA) 規定最低的效能需求以及這些需求無法滿足時必須提供的客戶支援層級和範圍。 部署設計應該可以很輕易地達到服務層級合約指定的效能需求。
所有權總成本。 在部署設計階段需要進行潛在解決方案分析,這些解決方案用來滿足可用性、效能、延展性及其他層面的 QoS 需求。不過,針對每個您列入考慮的解決方案,您也必須考慮該解決方案的成本,以及該成本對所有權總成本的影響。請確實考量您的決定之利弊,以及您已經使資源最佳化以達成業務限制中的業務需求。
業務目標。 業務目標是在解決方案生命週期的業務分析階段設定的,它包括達成這些目標的業務需求和業務限制。最後會依部署設計達成業務目標的能力決定其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