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Solaris 软件提供了码表接口,用于添加新的输入法。在一个纯文本文件里,可以创建一个中文字或词组及其相应键击的列表。
创建和编辑码表源文件:
先创建一个纯文本文件,它包含一个中文字或词组及其相应键击的列表。然后将该文件转换为码表输入法接口能够识别的二进制格式,这样用户就可以把它添加到系统中了。
码表文件中有几部分:
# # Description # Comment # Key_Prompt # Function_Key # Phrase # Single # Options # |
下图显示了一个源文件示例:

输入说明
这部分指定码表的属性,如:编码、码表中文名、 合法码元、 最长码元, 以及匹配符。
"[Comment]" 段:
该段用以描述码表的解释信息。
[Key_Prompt]" 段:
该段描述输入键值的提示字符串。该提示字符串将被显示在应用系统的预编辑区。
"[Function_Key]" 段:
该段描述一些功能键的键定义。 例如: 哪些键定义为 PageUp 键用于显示上一页候选词; 哪些键定义为 PageDown 键用于显示下一页候选词; 哪些键定义为 BackSpace 键用于删除一个输入码元;哪些键定义为 ClearAll 键用于取消所有输入。
此该段包含以下几项:
"[Options]" 段:
该段描述码表输入法的缺省属性, 如: 是否即打即现、 是否外码提示、 是否键对应提示、是否单项自选、 以及选择键的模式(包括数字键模式、小写字母模式、及大 写字母模式〕。
因此该段包含以下几项:
"[Single]" 段:
该段描述输入码元及其对应的中文单字列表。 注意中文单字之间不能有空格。
每行格式如下:
keystroke_sequence Characterlist
CharacterList 是中间没有空格的中文字的列表。
"[Phrase]" 段:
该段描述输入码元及其对应的中文词组列表。 注意中文词组之间必须用空格隔开。
每行格式如下:
keystroke_sequence word1 word2 word3 ...
使用实用工具 txt2bin 将文本码表文件转换为二进制文件。 使用 bin2txt将二进制格式文件转换为文本格式文件。
bin2txt 和 txt2bin 在此目录下:/usr/lib/im/locale/zh_CN/common。
命令语法是:
# /usr/lib/im/locale/zh_CN/common/txt2bin source_codetable_file binary_codetable_file # /usr/lib/im/locale/zh_CN/common/bin2txt binary_codetable_file source_codetable_file |
创建并编辑码表源文件:
预备好码表源文件以表述新的输入法。
此字典文件是一个纯文本文件,包含用户想关联的字。 这些字由空格分隔。
必须列出字符、字或词组以及创建它们所需的键击。每一行定义一个中文字和它的输入键击之间的映射。因此,当用户键入一个中文字时,字典中与它关联的所有字都会显示出来供用户选择。
将源码表文件转换为二进制格式:
使用实用工具 "txt2bin" 将准备好的文本码表文件转换为二进制文件。
命令语法是:
# /usr/lib/im/locale/zh_CN/common/txt2bin source_codetable_file binary_codetable_file |
将码表添加到输入法规范文件中。
准备好二进制码表文件后,可以更新输入法规范文件,将输入法添加到系统中:
/usr/lib/im/locale/zh_CN/sysime.cfg
"sysime.cfg" 文件需要下列信息: Input method name
例如: 如果新的码表二进制文件是 newim.data ,则将 newim 这行添加到输入法规范文件 sysime.cfg 中: 更新了 sysime.cfg 文件后,简体中文 Solaris 操作环境就能够解释新输入法了。
重新启动输入法服务器 (htt) 或者重新登录系统,以便新输入法可以被识别。
要重新启动 htt 服务器,以超级用户的身份登录,然后运行:
# /etc/init.d/IIim stop
# /etc/init.d/IIim start
然后从 CDE 桌面注销并重新登录。 然后, 新输入法就可以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