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Cluster 系統管理指南(適用於 Solaris 作業系統)

管理容錯移轉或切換之範例

本小節說明如何引發切換,以及如何將應用程式傳輸至次要叢集。在發生切換或容錯移轉之後,請更新 DNS 項目。如需附加資訊,請參閱管理容錯移轉或切換的準則

本小節包含以下程序:

Procedure如何引發切換

  1. 以 超級使用者或成為提供 solaris.cluster.admin RBAC 授權的角色 存取 nodeAnodeC

  2. 將主要叢集變更為記錄模式。

    • Sun StorEdge Availability Suite 軟體:


      nodeA# /usr/opt/SUNWesm/sbin/sndradm -n -l lhost-reprg-prim \
      /dev/vx/rdsk/devgrp/vol01 \
      /dev/vx/rdsk/devgrp/vol04 lhost-reprg-sec \
      /dev/vx/rdsk/devgrp/vol01 \
      /dev/vx/rdsk/devgrp/vol04 ip sync
      
    • Sun StorageTek Availability Suite 軟體:


      nodeA# /usr/sbin/sndradm -n -l lhost-reprg-prim \
      /dev/vx/rdsk/devgrp/vol01 \
      /dev/vx/rdsk/devgrp/vol04 lhost-reprg-sec \
      /dev/vx/rdsk/devgrp/vol01 \
      /dev/vx/rdsk/devgrp/vol04 ip sync
      

    寫入磁碟上的資料磁碟區時,會更新同一個裝置群組上的點陣圖磁碟區。沒有複製發生。

  3. 確認主要叢集與次要叢集都處於記錄模式下,並且關閉了自動同步化功能。

    1. nodeA 上,確認模式與設定:

      • Sun StorEdge Availability Suite 軟體:


        nodeA# /usr/opt/SUNWesm/sbin/sndradm -P
        
      • Sun StorageTek Availability Suite 軟體:


        nodeA# /usr/sbin/sndradm -P
        

      輸出應類似於以下顯示:


      /dev/vx/rdsk/devgrp/vol01 ->
      lhost-reprg-sec:/dev/vx/rdsk/devgrp/vol01
      autosync:off, max q writes:4194304,max q fbas:16384,mode:sync,ctag:
      devgrp, state: logging
    2. nodeC 上,確認模式與設定:

      • Sun StorEdge Availability Suite 軟體:


        nodeC# /usr/opt/SUNWesm/sbin/sndradm -P
        
      • Sun StorageTek Availability Suite 軟體:


        nodeC# /usr/sbin/sndradm -P
        

      輸出應類似於以下顯示:


      /dev/vx/rdsk/devgrp/vol01 <-
      lhost-reprg-prim:/dev/vx/rdsk/devgrp/vol01
      autosync:off, max q writes:4194304,max q fbas:16384,mode:sync,ctag:
      devgrp, state: logging

    對於 nodeAnodeC,狀態應該為 logging,自動同步化的作用中狀態應該為 off

  4. 確認次要叢集已準備好接管主要叢集。


    nodeC# fsck -y /dev/vx/rdsk/devgrp/vol01
    
  5. 切換至次要叢集。


    nodeC# clresourcegroup switch -n nodeC nfs-rg
    
接下來的步驟

請移至如何更新 DNS 項目

Procedure如何更新 DNS 項目

如需 DNS 如何將用戶端對映至叢集的圖解說明,請參閱圖 4–8

開始之前

完成如何引發切換程序。

  1. 啟動 nsupdate 指令。

    如需資訊,請參閱 nsupdate(1M) 線上手冊。

  2. 移除兩個叢集目前在應用程式資源群組的邏輯主機名稱與叢集 IP 位址之間的 DNS 對映。


    > update delete lhost-nfsrg-prim A
    > update delete lhost-nfsrg-sec A
    > update delete ipaddress1rev.in-addr.arpa ttl PTR lhost-nfsrg-prim
    > update delete ipaddress2rev.in-addr.arpa ttl PTR lhost-nfsrg-sec
    
    ipaddress1rev

    主要叢集的 IP 位址 (依反向順序)。

    ipaddress2rev

    次要叢集的 IP 位址 (依反向順序)。

    ttl

    存在時間 (以秒為單位)。典型值為 3600。

  3. 為兩個叢集建立應用程式資源群組的邏輯主機名稱與叢集 IP 位址之間的新 DNS 對映。

    將主要邏輯主機名稱對映至次要叢集的 IP 位址,並將次要邏輯主機名稱對映至主要叢集的 IP 位址。


    > update add lhost-nfsrg-prim ttl A ipaddress2fwd
    > update add lhost-nfsrg-sec ttl A ipaddress1fwd
    > update add ipaddress2rev.in-addr.arpa ttl PTR lhost-nfsrg-prim
    > update add ipaddress1rev.in-addr.arpa ttl PTR lhost-nfsrg-sec
    
    ipaddress2fwd

    次要叢集的 IP 位址 (依正向順序)。

    ipaddress1fwd

    主要叢集的 IP 位址 (依正向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