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附錄說明如何管理繁體中文OpenWindows環境。
本節說明設定繁體中文環境和啟動繁體中文Solaris的步驟。
每個使用者的環境變數以及~/.cshrc(也就是$HOME/.cshrc) 檔案中的指令行,必須依照本節所說設定,才能使用繁體中文。您必須確定在任何使用者啟動繁體中文OpenWindows環境之前,.cshrc檔案下列的三個功能(以及使用者的C shell)已正確地設定好了。
下列三者是使用繁體中文之前的必備條件:
shell變數OPENWINHOME需設至路徑/usr/openwin。
shell 環境語言區域環境變數LANG設成繁體中文。
TTY模式已配合繁體中文碼正確地設定。
要設定這些功能,請確認每個使用者的.cshrc檔都包含了下面這幾行:
setenv LANG zh_TW setenv OPENWINHOME /usr/openwin set path=( /usr/SUNWale/bin $OPENWINHOME/bin $path ) ... if ($?USER != 0 && $?prompt != 0) then /bin/stty cs8 -istrip defeucw endif |
只有/bin/stty能夠設定這些必需的功能。不要使用/usr/ucb/stty,因為它並不能設定所有的必需功能。
同時確認每個.cshrc檔中,使用者路徑中的$OPENWINHOME/bin在任何OpenWidnows檔案之前。一種保證如此的方式是,在路徑指定的敘述之後,加上下列這行:
set path=(/usr/SUNWale/bin $OPENWINHOME/bin $path) |
在任何應用程式使用繁體中文輸入前,必須先執行http輸入伺服器。 它是在OpenWindows啟動時,從每個使用者的主目錄(home directory) 下的.openwin-init檔中啟動的。該檔案中必須包含這行:
toolwait $OPENWINHOME/bin/htt |
這一行必須在任何啟動繁體中文Solaris應用程式的指令行之前,因為那些應用程式必須靠htt輸入伺服器才能執行繁體中文的作業。如果目錄下沒有 .openwin-init,htt會從繁體中文Solaris作業系統內附的檔案 $OPENWINHOME/lib/locale/zh_TW/openwin-init啟動。htt線上援助頁對htt的運作有進一步的說明。
在使用者主目錄的.OWdefaults檔中,指定了數個Solaris功能所使用的語言:顯示用語言、數字、時間\ufffd日期、訊息、以及其他基本繁體中文OpenWindows的屬性。其他在.OWdefaults中的項目,會影響使用者的OpenWindows介面外觀和運作。
在執行繁體中文OpenWindows環境之前,每個使用者的.OWdefaults檔必須包含下列五行,所以請將這五行附加在使用者現有的.OWdefaults檔案最後。(請參閱「繁體中文Solaris使用者指南(Traditional Chinese Solaris User's Guide)」中"工作區屬性表的本土化(Using Localization on the Workspace Properties Worksheet)"一節的說明。)
OpenWindows.BasicLocale: zh_TW OpenWindows.DisplayLang: zh_TW OpenWindows.InputLang: zh_TW OpenWindows.TimeFormat: zh_TW OpenWindows.NumericFormat: zh_TW |
這些欄位可以設成zh_TW(繁體中文)或是C(英文\ufffdASCII)。 這五個繁體中文OpenWindows變數有下列的屬性:
屬性 |
說明 |
---|---|
BasicLocale |
指定使用者介面所用的國家(區域環境)。此一基本的區域環境設定後,使用者可設定其他特別的設定,如輸入的語言等。 |
DisplayLang |
指定標籤、訊息、選單項目、輔助說明文字以及其他各種顯示所用的語言。 |
InputLang |
指定鍵盤輸入所用的語言。 |
TimeFormat |
指定時間和日期表示的格式。 |
NumericFormat |
指定數字輸入和顯示所用的字元系統。 |
這五個欄位可加入.OWdefaults,請依照「繁體中文Solaris使用者指南(Traditional Chinese Solaris User's Guide)」中"工作區屬性表的本土化(Using Localization on the Workspace Properties Worksheet)"一節的說明,使用工作區屬性表的本土化區域類別(區域環境)。
如果您想自行維揚自己的.xinitrc,請依照$OPENWINHOME/lib/Xinitrc內容更新。
有兩個應用程式內定目錄屬於繁體中文OpenWindows環境的一部分。一個是 存放整個系統的內定值,另一個則專門存放區域環境功能:
目錄$OPENWINHOME/lib/app-defaults/C儲存整個系統的應用程式內定值。這些是給區域環境C使用。
目錄$OPENWINHOME/lib/locale/zh_TW/app-defaults儲存使用 區域環境zh_TW的應用程式之內定值。
$OPENWINHOME/lib/locale/zh_TW/app-defaults/Htt檔包含所有htt和區域環境zh_TW相關的資源內定值。
$OPENWINHOME/lib/locale/zh_TW/app-defaults/Olwm檔列出了所有olwm視窗管理者中和區域環境zh_TW相關的資源內定值。這些資源檔的名稱後面都加有區域環境名稱,例如是ButtonFont.zh_TW。當區域環境為字尾的資源名稱不存在時,就會改用沒有附加字尾的資源名稱。
當您在鍵盤上寫電子郵件時,繁體中文Solaris郵件工具將字元以EUC(8位元)的格式送至工作站或是TTY螢幕上顯示。但是在網路上傳送信件、接收和儲存收到的信時,工具有數種的標準傳輸格式可以使用。
原始的郵件傳送內定設定是常用的ISO 2022(7位元)編碼標準。這和使用者的.mailrc檔案中有這下列這行指令是一樣的:
set encoding=zh_TW.iso2022-7 |
但是郵件工具也可以依下列這行~/.mailrc檔案中的指令,改採EUC格式傳輸:
set encoding=zh_TW.euc |
請執行下列步驟,即可設定郵件工具採用下述任何一種傳輸格式:
不論收到郵件的格式為何,繁體中文郵件工具都將進來的郵件儲存在 /var/mail目錄下。
然後,當郵件工具自排存檔案(spool file)中讀取信件並傳送至顯示螢 幕時,它同時把文字從原始的ISO 2022轉成EUC格式,顯示在螢幕上。
當您命令郵件工具儲存一封郵件時,它的起始內定設定是不論收到的原始 格式為何,均以EUC格式儲存。這個起始內定設定值就和使用者 的.mailrc檔案中有下列這行指令是一樣的:
set folderconv |
若要讓郵件以原始接收到的格式(ISO2022-7或其他格式)儲存而不轉換,請在使用者的.mailrc檔案中加上這一行指令:
set nofolderconv |
下一節說明如何使這種行指令生效。
當郵件工具從工作區程式選單中啟動,或是mailx在系統提示符號下啟動時,郵件公用程式會使用~~/.mailrc中的設定。當郵件工具或郵件階段作業在執行時,它們不理會.mailrc的改變。所以如果要.mailrc的改變生效,必須是在修改儲存後,重行執行郵件工具或郵件階段作業才行。
但是,如果.mailrc在mailx啟動後才做改變,現有的mailx階段作業仍然可以在階段作業內透過執行指令source .mailrc,讓改變生效:
system% mailx (該mailx仍繼續作業。例如當中例如透過另一個Shell視窗,修改 .mailrc 。) & source .mailrc (繼續使用 mailx階段作業,而新的 .mailrc 設定已經生效了。) & q system% |
在上述的例子中,使用者輸入q來"離間(quit)"mailx程式。
comsat是負責監看新進郵件的伺服處理程式。當新郵件進來時,使用者又要求通知,它就會通知使用者。若要它能顯示繁體中文的通知,必須透過下列步驟:
/etc/inet/inetd.conf檔案中必須有一行:
comsat dgram udp wait root /usr/sbin/incomsat in.comsat |
這一行必須由高階使用者(root)人工地來修改,或是執行install_comsat:來修改。
comsat dgram udp wait root /usr/SUNWale/sbin/in.comsat in.comsat -l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