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 required to for searching.
跳过导航链接
退出打印视图
系统管理指南:IP 服务     Oracle Solaris 10 8/11 Information Library (简体中文)
search filter icon
search icon

文档信息

前言

第 1 部分系统管理介绍:IP 服务

1.  Oracle Solaris TCP/IP 协议套件(概述)

第 2 部分TCP/IP 管理

2.  规划 TCP/IP 网络(任务)

3.  IPv6 介绍(概述)

4.  规划 IPv6 网络(任务)

5.  配置 TCP/IP 网络服务和 IPv4 寻址(任务)

6.  管理网络接口(任务)

7.  配置 IPv6 网络(任务)

8.  管理 TCP/IP 网络(任务)

9.  对网络问题进行故障排除(任务)

10.  TCP/IP 和 IPv4 详解(参考)

11.  IPv6 详解(参考)

IPv6 中的新增功能详解

IPv6 寻址格式进阶

6to4 派生地址

主机上的 6to4 派生地址

IPv6 多播地址详解

IPv6 数据包头的格式

IPv6 扩展头

双栈协议

Oracle Solaris IPv6 实现

IPv6 配置文件

ndpd.conf 配置文件

IPv6 接口配置文件

/etc/inet/ipaddrsel.conf 配置文件

与 IPv6 相关的命令

ipaddrsel 命令

6to4relay 命令

为支持 IPv6 而对 ifconfig 命令进行的扩展

为支持 IPv6 而对 netstat 命令进行的修改

为支持 IPv6 而对 snoop 命令进行的修改

为支持 IPv6 而对 route 命令进行的修改

为支持 IPv6 而对 ping 命令进行的修改

为支持 IPv6 而对 traceroute 命令进行的修改

与 IPv6 相关的守护进程

用于相邻节点搜索功能的 in.ndpd 守护进程

用于 IPv6 路由的 in.ripngd 守护进程

inetd 守护进程和 IPv6 服务

IPv6 相邻节点搜索协议

相邻节点搜索功能中的 ICMP 消息

自动配置过程

获取路由器通告

前缀配置变量

地址的唯一性

相邻节点请求和不可访问性

重复地址检测算法

代理通告

传入负载平衡

链路本地地址更改

相邻节点搜索协议与 ARP 和相关 IPv4 协议的比较

IPv6 路由

路由器通告

路由器通告前缀

路由器通告消息

IPv6 隧道

已配置的隧道

6to4 自动隧道

6to4 隧道的拓扑

通过 6to4 隧道的包流

6to4 中继路由器隧道的注意事项

Oracle Solaris 名称服务的 IPv6 扩展

DNS 的 IPv6 扩展

nsswitch.conf 文件的更改

名称服务命令的更改

NFS 和 RPC IPv6 支持

IPv6 Over ATM(异步传输模式)支持

第 3 部分DHCP

12.  关于 DHCP(概述)

13.  规划 DHCP 服务(任务)

14.  配置 DHCP 服务(任务)

15.  管理 DHCP(任务)

16.  配置和管理 DHCP 客户机

17.  对 DHCP 问题进行故障排除(参考)

18.  DHCP 命令和文件(参考)

第 4 部分IP 安全性

19.  IP 安全体系结构(概述)

20.  配置 IPsec(任务)

21.  IP 安全体系结构(参考)

22.  Internet 密钥交换(概述)

23.  配置 IKE(任务)

24.  Internet 密钥交换(参考资料)

25.  Oracle Solaris 中的 IP 过滤器(概述)

26.  IP 过滤器(任务)

第 5 部分移动 IP

27.  移动 IP(概述)

28.  管理移动 IP(任务)

29.  移动 IP 文件和命令(参考)

第 6 部分IPMP

30.  IPMP 介绍(概述)

31.  管理 IPMP(任务)

第 7 部分IP 服务质量 (IP Quality of Service, IPQoS)

32.  IPQoS 介绍(概述)

33.  规划启用了 IPQoS 的网络(任务)

34.  创建 IPQoS 配置文件(任务)

35.  启动和维护 IPQoS(任务)

36.  使用流记帐和统计信息收集功能(任务)

37.  IPQoS 的详细介绍(参考)

词汇表

索引

IPv6 路由

在无类域间路由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CIDR) 情况下,IPv6 中的路由与 IPv4 路由几乎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地址是 128 位 IPv6 地址,而非 32 位 IPv4 地址。通过非常简单的扩展,所有的 IPv4 路由算法,如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RIP(路由信息协议)、IDRP(域间路由协议)和 IS-IS(中间系统对中间系统),都可以用来路由 IPv6。

IPv6 还包括可支持功能强大的新路由功能的简单路由扩展。以下是对新路由功能的描述:

通过创建可使用 IPv6 路由选项的 IPv6 地址序列,可以获取新路由功能。IPv6 源使用路由选项列出在通往包目标的途中访问的中间节点(一个或多个)或拓扑组。此功能与 IPv4 的稀疏源路由选项和记录路由选项非常相似。

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使地址序列成为一般功能,必须使用 IPv6 主机将主机所接收包中的路由反向。包必须使用 IPv6 验证头成功地进行验证。包中必须包含地址序列才能将包返回到其始发者。此方法会强制所实现的 IPv6 主机支持对源路由进行处理和反向。对源路由进行处理和反向非常重要,因为它使提供者能够使用实现了新 IPv6 功能(如提供器选择和扩展地址)的主机。

路由器通告

在能够进行多播的链路和点对点链路上,每个路由器都定期向多播组发送一个路由器通告包来公布其可用性。主机将从所有的路由器接收路由器通告,并创建缺省路由器的列表。路由器会频繁生成路由器通告,以便主机可以在几分钟内获知路由器是否存在。但是,路由器进行通告的频率不太高,因此不能依赖通告是否存在来检测路由器故障。可以通过用来确定相邻节点不可访问性的单独的检测算法来检测路由器故障。

路由器通告前缀

路由器通告中包含一系列子网前缀,这些前缀用来确定主机是否与路由器处在同一个链路上(在链路 (on-link)),还可用来配置自治地址。与前缀相关联的标志用来指定特定前缀的预定用法。主机使用通告的“在链路 (on-link)”前缀来创建和维护一个列表,该列表用于确定包的目标是在链路上还是在路由器外部。即使目标没有包含在所通告的任何“在链路 (on-link)”前缀中,目标也可以位于链路上。在这种情况下,路由器可以发送重定向消息。重定向功能通告发送者目标是相邻节点。

路由器通告和每前缀标志使路由器能够通告主机如何执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路由器通告消息

路由器通告消息中还包含主机应当在外发包中使用的 Internet 参数(如跃点限制)。路由器通告消息中还可以包含链路参数,如链路 MTU。此功能允许对临界参数进行集中管理。这些参数可以针对路由器设置,它们可自动传播到所连接的全部主机。

节点可通过向多播组发送相邻节点请求以要求目标节点返回其链路层地址来完成地址解析。多播相邻节点请求消息会发送到目标地址中请求节点的多播地址。目标会在单播相邻节点通告消息中返回其链路层地址。对于启动器和目标来说,一个包请求/响应对就足以解析对方的链路层地址。启动器的相邻节点请求中包括其链路层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