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欄位
|
說明
|
求償資料檔
|
求償編號
|
求償識別碼。
|
業務範圍
|
特定保險業務,如汽車、產物、一般責任、員工津貼、壽險。
|
損失代碼
|
特定損失的代碼,例如,保險公司可以指定 100 代表汽車事故,200 代表竊盜,諸如此類。
|
損失類型
|
損失的類型,與損失代碼相關。損失類型的範例是:汽車事故、竊盜等等。
|
報告日期
|
被保險人報告事故求償的日期。
|
損失日期和時間
|
事故發生的日期,或損失的日期。
|
幣別
|
求償的幣別。
|
結案日期
|
求償結案的日期。
|
事件編號
|
識別事件的編號。保險公司一般都會將災難事件分類。事件編號舉例如下:1002 代表艾克颶風,1003 代表安德魯颶風等等。
|
狀態
|
求償的狀態,例如,損失報告、未結案,或已檢閱和已結案。
|
求償詳細資料
|
損失類型
|
損失的類型,如火災、竊盜、受傷、風災、水婒、冰雹或其他。
|
損失分類
|
大部分保險公司用來對損失進行分類的損失分類。舉例如下:A. 住宅、B. 其他建築物、C. 個人財產、D. 不能使用損失。
|
損失地點
|
損失發生的地點,如停車場、大賣場等等。
|
損失金額
|
客戶產生的損失金額。如果某項損失的總額超過理賠金額,客戶可能必須自付其餘部分。
|
責任來源
|
造成這次求償的責任來源。舉例如下:受傷的員工、員工的財產損失、受傷的個人、私人的財產、滑倒,或車輛撞傷。
|
理賠金額
|
發生損失時必須賠償的金額。
|
與被保險人關係
|
受傷者與被保險人的關係。舉例如下:員工、上司或同事。
|
受傷地點
|
受傷發生的地點。
|
雇主知道受傷的日期
|
雇主知道員工受傷的日期。
|
雇主知道求償的日期
|
雇主知道員工求償的日期。
|
受傷人數
|
在事故中受傷人員的數目,其中可能有些是員工,有些不是。
|
受傷員工人數
|
事故中受傷的員工人數。
|
身體受傷部位
|
身體上受傷的部位,如手、腿、頸部等等。
|
受傷類型
|
受傷類別,如燒傷、斷裂傷、扭傷、重複性壓力。
|
醫療傷害代碼
|
特定醫療傷害的代碼,如 IDC-9、IDC-10。
|
工作能力
|
表示員工因為這次受傷,是否仍然能夠繼續工作。
|
員工類別
|
員工類別,如秘書、經理等等。
|
工作時受傷?
|
表示是否在工作時受到傷害。
|
醫院名稱
|
處理索賠者傷害的醫院名稱。
|
死亡時間
|
受傷人員死亡的時間。
|
警察/法醫報告編號
|
警察或法醫對工作人員理賠求償所提出相關報告的報告編號。
|
求償整合
|
外部系統 ID
|
追蹤此求償之外部資訊的外部來源 ID。這個欄位有 50 個字元的上限。
|
外部來源
|
有關求償的外部資訊來源,例如應用程式名稱、資料庫名稱、整合名稱等等。
|
外部前次更新日期/時間
|
追蹤此求償上次更新外部資料的日期與時間。此保單上次 (從外部來源) 更新資料的日期與時間。
|
求償保單
|
保單
|
與此求償連結的保單。
|
報告者
|
指定報告事故的人員。舉例如下:列名被保險人、投保車輛的駕駛,或代理人。
|
報告者聯絡資訊
|
報告事故之人員的聯絡資訊。
|
情況
|
事故發生時的情況 (如天氣狀況),例如,當天下雨。
|
過失責任
|
識別過失的責任歸屬。舉例如下:受傷的駕駛或其他駕駛。
|
警察/消防部門
|
撰寫報告的警察局或消防局。
|
報告編號
|
與事故相關的報告編號。
|
備註
|
求償的詳細描述。
|
損失描述
|
損失的描述,例如,汽車被卡車撞上。
|
商業帳戶
|
與此求償連結的商業帳戶。
|
地址
|
求償發生的地址。此地址可能會與 Oracle CRM On Demand 中的其他地址不同,而且與聯絡人或公司地址、或財產地址無關。此地址為必要資訊,而且僅與此求償記錄相關,也僅適用於此求償記錄。
|
城市
|
求償發生的城市。此城市可能會與 Oracle CRM On Demand 中的其他城市不同,而且可能與聯絡人或公司城市、或財產城市無關。此城市名稱為必要資訊,而且僅與此求償記錄相關,也僅適用於此求償記錄。
|
州/省
|
求償發生的州 (如美國等使用州的國家轄區) 或省 (如加拿大等使用省的國家轄區)。例如 CA 代表美國加州,或 ON 代表加拿大安大略省。
|
郵遞區號
|
事故發生地點的郵遞區號 (在美國或其他轄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