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 Oracle Base Database Service 的 IPv4/IPv6 雙堆疊網路

簡介

使用者現在可以設定 Oracle Base Database Service 的 IPv4/IPv6 雙堆疊網路。這項新功能可讓使用者採用 IPv6,這是一種新一代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旨在透過提供較大的位址空間來克服 IPv4 的限制。作為全面採用 IPv6 的中介步驟,IPv4/IPv6 雙堆疊架構允許兩個 IP 版本同時運作,從而促進從現有 IPv4 網路到 IPv6 的順暢且逐步轉換。

先前,佈建 Oracle Base Database Service 資料庫系統 (資料庫系統) 時僅支援 IPv4 位址。使用者現在可以使用 IPv4/IPv6 雙堆疊網路佈建新的資料庫系統,同時啟用 IPv4 和 IPv6 位址。

目標

必備條件

使用 Oracle Base Database Service 的 IPv4/IPv6 雙堆疊網路建立新資料庫系統的最低需求為:

作業 1:使用 IPv4/IPv6 雙堆疊子網路建立 VCN

  1. 登入 OCI 主控台,瀏覽至網路並按一下虛擬雲端網路

    顯示 OCI 主控台導覽的影像

  2. 按一下建立 VCN

    顯示建立 VCN 的映像檔

  3. 輸入下列資訊以建立 VCN。

    • 名稱:輸入 VCN 名稱。
    • 在區間中建立:選取區間。
    • IPv4 CIDR 區塊:選擇 IPv4 CIDR 區塊。
    • 選取在此 VCN 中使用 DNS 主機的名稱

    顯示建立 VCN 至 ipv4 區段的影像

  4. 選取指定 Oracle 配置的 IPv6 /56 前置碼以啟用 IPv4/IPv6 雙堆疊網路,然後按一下建立 VCN

    注意: OCI 提供多個 IPv6 前置碼選項,亦即「全域單點傳送位址 (GUA)」、「唯一本機位址 (ULA)」以及「自備 IP (BYOIP)」。選取適合組織需求的選項。如需有關 IPv6 前置碼的詳細資訊,請參閱 IPv6 位址

    顯示選取以從切換開關指定 IPv6 前置碼的影像

  5. VCN 建立之後,IPv4 CIDR 區塊IPv6 前置碼位址都會關聯並顯示在虛擬雲端網路詳細資訊頁面的 VCN 資訊中。

    Image showing created VCN with both IPv4 and IPv6

  6. 建立包含 IPv4 的子網路,然後指定子網路的 IPv6 位址範圍。

    顯示使用 IPv6 建立子網路的影像

    子網路是以 IPv4 CIDR 區塊IPv6 前置碼位址建立。

    顯示已建立子網路與 IPv4 和 IPv6 位址的映像檔

工作 2:使用 IPv4/IPv6 雙堆疊網路建立 Oracle Base Database Service 資料庫系統

  1. 前往 OCI 主控台,瀏覽至 Oracle Database ,然後按一下 Oracle Base Database Service

    顯示 OCI 主控台導覽的影像

  2. 資料庫系統中,按一下建立資料庫系統

    顯示建立資料庫系統的影像

  3. 輸入資料庫系統所需的基本資訊

    顯示建立資料庫系統的影像

  4. 網路資訊段落中,選取先前建立的雙堆疊 VCN從屬端子網路

    顯示設定網路設定值的影像

    對於單一節點資料庫系統,如果需要重複使用現有的 IP 位址,使用者也可以在建立資料庫系統期間提供專用 IPv6 位址。

    顯示設定網路設定值的影像

    提供資料庫系統的必要資訊,以繼續建立資料庫系統,然後按一下建立

  5. 資料庫系統建立並可供使用之後,資料庫系統資訊頁面中便會顯示其 SCAN IP 位址 (IPv6)

    顯示資料庫系統網路資訊的映像檔

    按一下節點,即可檢視其 IP 位址 (IPv6) 資訊。

    顯示資料庫系統網路資訊的映像檔

確認

其他學習資源

docs.oracle.com/learn 上探索其他實驗室,或在 Oracle Learning YouTube 頻道上存取更多免費學習內容。此外,請造訪 education.oracle.com/learning-explorer 以成為 Oracle Learning Explorer。

如需產品文件,請造訪 Oracle Help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