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技術

有多種複製檔案系統內容的技術:儲存層級的複本技術、作業系統工具,以及其他產品特定功能。

OCI 中間層檔案系統複製提供下列技術: OCI Block Volumes 複本和 OCI File Storage 複本 (作為儲存層級複本技術)、rsync (作為作業系統工具) 以及 Database File System (DBFS),這是 Oracle 資料庫特定功能。

每個技術的 RTO 和 RPO 值都不同。RTO 是由啟用儲存體並讓應用程式存取所需的時間來決定。RPO 是由每個技術所允許的複製頻率所決定。

關於 OCI 區塊磁碟區複寫

OCI Block Volumes 服務提供自動、非同步和連續的區塊磁碟區和磁碟區群組複寫到其他區域和可用性網域。它支援兩種類型的複寫:跨區域 (用於區域之間的複寫) 和跨可用性網域 (用於在相同區域內的可用性網域之間複寫)。 災難復原拓樸使用跨區域複本,因為主要和待命網站位於不同的 OCI 區域。

當您啟用磁碟區或磁碟區群組的複製時,此處理作業會包含從來源到複本的資料初始同步。初始同步處理完成後,複製處理會連續執行,一般的復原點物件 ( RPO) 目標速率會少於 30 分鐘以跨區域進行複製 (不過,RPO 會視來源磁碟區的資料變更速率而有所不同)。

無法直接掛載區塊磁碟區複本使用者自建物件。若要掛載複製的區塊磁碟區,您需要在其複本上執行啟用 (或在群組內進行複製時執行磁碟區群組複本)。啟動程序會複製複本來建立新磁碟區,您可以將它掛載為一般區塊磁碟區。此技術的 RTO 與執行這項作業所需的時間直接相關 (通常為 5-10 分鐘,可能會因節點數目以及平行執行動作而有所不同)。在容錯移轉情況下,這些步驟可能會造成額外的作業負荷並增加 RTO 總計。不過,在計劃的切換中,您可以在停止主要系統之前執行這些作業,這樣它們就不會造成停機或增加 RTO 總計。

此複寫不需要來源與目的地之間的特定連線;不過,它們必須列在區塊磁碟區複寫的「來源與目的地區域對應」中。

附註:

OCI Block Volumes 通常以私密方式使用:每個運算實例都有其專屬區塊磁碟區的讀寫存取權。雖然您一次可以將磁碟區連附到多個運算執行處理,但需要額外的叢集感知解決方案,以防止對多個執行處理磁碟區連附項進行不受控制的讀取 / 寫入作業而導致資料損毀。因此,當應用程式需要在節點之間共用檔案時,會改用 OCI File Storage 檔案系統,這是網路檔案系統。


OCI-bv- 複製 -oracle.zip

關於 OCI 檔案儲存複寫

OCI File Storage 複製功能透過將內容從來源複製到目標檔案系統,為 OCI File Storage 檔案系統提供自動、非同步和連續的複製功能。目標 OCI File Storage 檔案系統可以和來源 OCI 檔案系統位於相同或不同的可用性網域中,位於相同區域 (跨可用性網域) 或其他區域 (跨區域)。災難復原拓樸使用跨區域複本,因為主要和待命網站位於不同的 OCI 區域。

當您啟用 OCI File Storage 檔案系統的複製時,請選取目標檔案系統,並定義複製資料的頻率。複製功能會在來源檔案系統中建立特殊的複製快照。接著,系統會將快照傳輸至目標,將新資料寫入目標檔案系統。上次完成的複製快照會同時保留在來源與目標檔案系統中,直到下一個間隔為止。在下一個間隔,複製處理作業會自動刪除舊的複製快照,並建立新的複製快照。只要複製有效,複製處理作業就會依照指定的間隔繼續執行。最小複製間隔為 15 分鐘,定義此技術的最小 RPO

目標檔案系統是從未匯出的檔案系統,因此會標示為「可定位」。啟用複製時,目標檔案系統為唯讀,且只透過複製進行更新。若要匯出和掛載複製的檔案系統,您需要複製它。

接著便可以匯出和掛載複製的檔案系統。此技術的 RTO 與執行這項作業所需的時間直接相關 ( 通常不到 5 分鐘即可複製、匯出及掛載檔案系統,但可能會因節點數目以及平行執行動作而有所不同)。在容錯移轉情況下,這些步驟可能會造成額外的作業負荷並增加 RTO 總計。不過,在計劃的切換中,您可以在停止主要系統之前執行這些作業,這樣它們就不會造成停機或增加 RTO 總計。

此複寫不需要在主要與次要網站之間進行任何特定連線;不過,這些網站必須位於 OCI 檔案儲存 (OCI FS) 複製的建議目標區域清單中。



oci-fs-replication-oracle.zip

關於遠端同步 (rsync) 公用程式

rsync 公用程式可讓您透過比較修改時間和檔案大小,在主機和儲存磁碟之間以及主機之間傳輸和同步檔案。與 SSH 搭配使用時,只要使用最少的網路,就可以在兩個不同系統之間同步檔案和目錄。

若要使用此技術,您必須負責建立和執行 rsync 命令檔。命令檔必須使用適當的 rsync 命令來複製中間層資料夾,例如組態或產品資料夾。此技術的 RPO 取決於 rsync 複本命令檔的頻率。

使用 rsync 作為複製技術時,儲存體已經同時掛載在主要和次要儲存體,因此切換至次要儲存體時不需要任何時間。此技術在切換或容錯移轉期間不會增加系統的 RTO

rsync 指令提供有用的選項來執行良好的複製作業。例如,--exclude 選項會略過複本中的特定檔案和資料夾。旗標 --delete 允許在目的地刪除來源中已不存在的檔案,以保留完全相同的複本。旗標 --checksum 會強制對兩個系統上的每個檔案進行完整的總和檢查比較。由於 rsync 是作業系統命令,因此您可以複製檔案和資料夾,無論檔案和資料夾是否位於區塊磁碟區、NFS 掛載或基礎儲存體在主要和待命資料庫之間是否不同。

此技術需要主要和次要區域之間的網路連線,特別是執行 rsync 命令的主機與其連線的遠端主機之間。OCI 多年來不斷發展,並透過遠端對等互連和動態路由閘道,在區域之間提供直接通訊。這可讓使用專用 IP 位址進行通訊,而不需要透過網際網路或內部部署網路遞送流量。這讓 rsync 解決方案可靠且安全無虞,可作為跨區域的有效複寫方法。

由於使用者負責建立 rsync 指令碼,因此 rsync 技術可在實作時提供彈性。您可以在不同的方法中選擇:

  • 點對點

    在此模型中,複製會直接從每個主機到其遠端對等。每個節點都有與其對等的 SSH 連線,並使用 SSH 上的 rsync 命令來複製主要系統。這不但容易設定,也不需要額外的硬體。不過,由於指令碼不是集中式的,因此需要維護許多節點。也就是說,大型叢集會為解決方案增加更多複雜性。



    rsync-peer-peer-oracle.zip

  • 中央暫存位置

    在此模型中,節點會作為協調器。它會連線至每個需要複製的主機,並將內容複製到通用暫存位置。此節點也會協調從暫存位置到目的地主機的複本。這個方法會從複本的負荷偏移出個別節點。



    rsync-central-staging-oracle.zip

關於資料庫檔案系統的相關資訊

「資料庫檔案系統 (DBFS)」是 Oracle Database 公開的標準檔案系統介面。DBFS 與 NFS 類似,因為它提供看起來像是本機檔案系統,並且具有伺服器元件和用戶端元件的共用網路檔案系統。 具有資料庫用戶端安裝的中層主機可使用 dbfs_client 公用程式,將其掛載為一般 NFS 檔案系統。

附註:

當資料庫為 Oracle Autonomous Database 時,無法使用 DBFS 功能。

當資料庫已設定 Oracle Data Guard 時,主要資料庫中的 DBFS 內容會自動複製到待命資料庫。您放置在 DBFS 資料夾中的任何資料夾或檔案都可在次要網站上使用,如果資料庫是以唯讀模式開啟,或是已轉換成快照待命模式,則次要主機可以掛載它。

不過,Oracle 不建議將中間層使用者自建物件 (例如中間層組態或產品) 直接儲存在 DBFS 掛載中。這會使中間層依存於 DBFS 基礎架構 (資料庫從屬端、資料庫、FUSE 程式庫等等)。您可以使用 DBFS 掛載作為中繼暫存資料夾,以儲存您要複製的資料夾副本。

若要使用此技術,您必須負責建立並執行命令檔,以便將中間層資料夾 (例如組態資料夾) 複製到 DBFS 暫存資料夾或從 DBFS 暫存資料夾複製。此技術的 RPO 取決於這些命令檔的頻率。

由於 DBFS 掛載不是直接用來儲存中間層使用者自建物件,因此真實的儲存已經同時掛載在主要和待命資料庫中,因此切換至掛載待命儲存時不需要任何時間。此技術在切換或容錯移轉期間不會增加系統的 RTO

此技術需要中間層主機上的資料庫從屬端。視實行而定,此方法也可能需要主機與遠端資料庫之間的 SQL*net 連線,以進行資料庫作業 (例如角色轉換)。



dbfs 複製 -oracle.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