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測試主要資料庫
根據開發和測試環境的頻率以及需要更新資訊的頻率,決定為每個開發和測試環境複製資料的最佳方法。
請複查下列資料重新整理頻率準則,以協助您判斷複製生產環境資料庫的最佳方法,以建立您的「測試主要資料庫」:
- 經常重新整理 (每日,每週):建立「測試主要資料庫」作為實體待命資料庫
- 一般重新整理 (每週、每月):使用 RMAN DUPLICATE 從作用中資料庫建立測試主要資料庫
- 臨時重新整理 (每季、每半年):使用 RMAN 完整資料庫備份建立測試主要資料庫
以實體待命資料庫形式建立測試主要資料庫
當您必須一律與實際環境執行同步時,請建立一個作為實體待命資料庫的「測試主要資料庫」。
實體待命是用來建立快照的「測試主要資料庫」,請勿使用「測試主要資料庫」進行災害復原。快照會建立在與Oracle ACFS 上「測試主要資料庫」相同的伺服器上。
本範例使用Oracle Database 版本 12.1.0.2,其名稱如下:
- 來源生產環境資料庫執行處理:PRODDB (PDB 名稱為 PDB1)
- 測試主要資料庫執行處理:TSTMSTR (PDB 名稱為 PDB1)
/etc/hosts
目錄、設定「測試主要資料庫」的連接埠,以及設定「實際環境執行」和「測試主要資料庫」之間的Oracle Data Guard。
從作用中資料庫建立測試主要資料庫
當您需要定期重新整理測試環境時,使用Oracle Recovery Manager (RMAN) Active Duplicate,從線上實際執行資料庫建立資料庫複製。
本範例使用Oracle Database 版本 12.1.0.2,其名稱如下:
- 來源生產環境資料庫執行處理:PRODDB (PDB 名稱為 PDB1)
- 測試主要資料庫執行處理:TSTMSTR (PDB 名稱為 PDB1)
從完整資料庫備份建立測試主要資料庫
測試主要資料庫需要偶爾重新整理時,在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File Storage 服務上建立來源實際環境執行資料庫的完整備份複本。使用Oracle 復原管理程式 (RMAN) 建立備份,並在測試主要伺服器上掛載備份。
本範例使用 Oracle Database 版本 12.1.0.2,其名稱如下:
- 來源生產環境資料庫執行處理:PRODDB (PDB 名稱為 PDB1)
- 測試主要資料庫執行處理:TSTMSTR (PDB 名稱為 PD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