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組態範例
使用區間資料的需求計算選項
擷取客戶資訊系統的帳單決定因子時,有數種方法可以根據區間資料計算需求值。下方列出一些需求計算範例:
情節 1:使用通用區塊大小的區間資料計算需求:向量與服務數量數學用量計算規則可用來根據區間資料計算需求。以下為根據 30 分鐘區塊處理需求計算的組態範例:
用量計算規則欄位 |
值 |
備註 |
向量 1 // 類型 |
連結至用量訂閱的實體管道 |
|
向量 1 // 計量單位 |
千瓦小時 |
此處使用您自己的計量單位 - 僅以此為例。 |
向量 1 // 服務數量識別碼 |
耗用 |
此處使用您自己的服務數量 ID - 僅以此為例。 |
向量處理 // 通用區間大小 |
00:30:00 |
此組態會將所有管道 (無論是 5 分鐘、15 分鐘或 30 分鐘的區間資料) 累計至通用區間大小。 |
向量處理 // 向量公式來源 |
簡易向量公式 |
|
向量處理 // 簡易向量公式 |
IV1*2 |
將通用的 30 分鐘區間大小乘以 2,即可得到每小時的值。 |
結果 // 計量單位 |
千瓦 |
此處使用您自己的計量單位 - 僅以此為例。 |
結果 // 服務數量識別碼 |
耗用 |
此處使用您自己的服務數量 ID - 僅以此為例。 |
結果 // 插入主要服務數量項目 |
是 |
|
結果 // 服務數量項目數量來源 |
依據導出向量的集函式 |
|
結果 // 依據導出向量的集函式 |
最大 |
此函式會根據「向量處理」區段中的組態提取最大值。 |
情節 2:依使用時間期間使用區間資料計算需求:此範例與最後一個範例非常類似,同樣利用向量與服務數量數學用量計算規則。不過,它不會計算整個期間的單一需求值,而是會計算每個使用時間期間的需求值:
用量計算規則欄位 |
值 |
備註 |
向量 1 // 類型 |
連結至用量訂閱的實體管道 |
|
向量 1 // 計量單位 |
千瓦小時 |
此處使用您自己的計量單位 - 僅以此為例。 |
向量 1 // 服務數量識別碼 |
耗用 |
此處使用您自己的服務數量 ID - 僅以此為例。 |
向量處理 // 通用區間大小 |
00:30:00 |
此組態會將所有管道 (無論是 5 分鐘、15 分鐘或 30 分鐘的區間資料) 累計至通用區間大小。 |
向量處理 // 向量公式來源 |
簡易向量公式 |
|
向量處理 // 簡易向量公式 |
IV1*2 |
將通用的 30 分鐘區間大小乘以 2,即可得到每小時的值。 |
結果 // 計量單位 |
千瓦 |
此處使用您自己的計量單位 - 僅以此為例。 |
結果 // 服務數量識別碼 |
耗用 |
此處使用您自己的服務數量 ID - 僅以此為例。 |
結果 // 插入主要服務數量項目 |
否 |
|
結果 // 將使用時間對應套用到導出向量 |
是 |
|
結果 // 使用時間對應 |
(您的使用時間對應) |
選取您要套用的「使用時間對應」。 |
結果 // 使用時間計算函式 |
最大 |
此函式會根據「向量處理」區段中的組態提取最大值,然後根據選取的「使用時間對應」將其分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