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基礎架構處理
基礎架構處理生命週期

新處理會建立為「待處理」狀態。此狀態的基礎架構處理記錄可修改、刪除或複製。
備註:基礎架構處理記錄建立之後,就無法變更其類型。若要變更類型,可刪除以錯誤類型建立的處理 (如果它仍處於「待處理」狀態),然後建立正確類型的新處理。
在維護入口上,使用開始動作來開始處理執行。處理狀態將會變更為進行中。
備註:基礎架構處理處於待處理狀態時,步驟將不會有狀態或任何可用的動作。當處理轉變為進行中狀態後,系統便會建立處理步驟記錄。從那一刻起,它們會有狀態和根據該步驟及狀態的動作。
處理為進行中狀態時,處理步驟將會根據其順序逐一執行。您可使用停止動作來停止處理。在此情況下,進行中的目前步驟將會繼續,但不會執行下一個步驟。如果任一步驟失敗,處理也會轉變為已停止狀態,且不會執行下一個步驟。
當處理處於已停止狀態時,可藉由選取繼續動作來繼續該處理,也可透過選取取消動作來取消處理。
基礎架構處理步驟生命週期

處理步驟會建立為待處理狀態,輪到它執行時,就會依處理邏輯轉變為進行中。
步驟在進行中狀態時,可能發生下列轉變:
-
成功完成步驟的工作後或選取完成動作時,步驟會轉變為「已完成」狀態。
-
在步驟工作期間偵測到錯誤或選取失敗動作時,步驟會轉變為失敗狀態。
-
步驟所包含的邏輯可能會將步驟轉變為已略過狀態 (如果該邏輯判斷步驟不應該執行的話)。
步驟為「進行中」時,若選取工作狀態動作,將會顯示工作執行中狀態的相關資訊 (如果它是批次工作類型的步驟)。
備註:當步驟為「進行中」狀態時,應謹慎考量手動將步驟狀態變更為已完成或失敗。只有當步驟長時間維持進行中狀態,並且在調查之後清楚瞭解需要手動介入時,才能這麼做。
步驟處於失敗狀態時,仍可手動將步驟轉變為「已完成」狀態。
備註:只有在您清楚知道步驟能夠成功完成其任務時,才能將步驟從失敗轉變為已完成狀態。這在進行一些調查後,會有可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