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與複合聚總

動態聚總支援兩種「層級」的聚總。聚總來自測量元件、料件或計費數量的來源資料稱為「基礎」聚總。聚總已聚總的資料稱為「複合」聚總。複合聚總可讓您聚總來自一組其他聚總的資料。

下圖說明基礎與複合測量元件集之間關係的簡單範例。三個基礎測量元件集中的每一個都有一些聚總測量元件參與者,這些參與者會根據一組維度、特定供應商及費率類別來聚總資料。這些會進而成為根據供應商進行聚總 (包括所有費率類別的資料) 之複合測量元件集中的參與者。

說明基礎與複合測量元件集之間關係的簡單範例。

使用複合聚總的常見案例是合併數個基礎聚總測量元件集的資料,這些測量元件集是從一組依優先順序排列的資料來源提取資料,以便在有最佳資料可用時取得最佳資料,若無最佳資料,聚總就會退而求其次,使用品質次佳的資料來源:
  • 基礎:來自用量訂閱和 (或) 服務點的區間測量
  • 基礎:來自用量訂閱和 (或) 服務點的定量測量
  • 基礎:來自估算的區間測量 (使用實際天氣來反向預測)
  • 複合:依供應商進行聚總

在此範例中,第一個聚總的目標會是在該區間資料涵蓋整個結算期間的情況下,儘可能擷取許多區間資料。第二個聚總會採用沒有區間資料之實例的定量資料,然後套用設定檔以產生適當的區間。第三個聚總會根據各種預測模型,在區間或定量資料未涵蓋的所有剩餘間距中填入估算。

在這前三個聚總完成後,會有客戶群的完整資料解析。不過,值會分散到與這些測量元件集相關的眾多聚總測量元件中。這就是複合聚總功能發揮作用的地方。複合聚總測量元件會參考前三個基礎聚總,並將每個聚總的資料加總成單一實例,來代表所結算期間的用量總計。

讓我們來看看一個略為更相關的範例。下圖說明一組基礎聚總,這些聚總分別依據:
  • 費率類別
  • 分層
  • 採購類別

這顯示如何根據資料來源 (區間或定量) 將實體測量元件資料 (依客戶 A、客戶 B 等指定) 聚總成個別的聚總測量元件。然後,顯示接著如何聚總這些聚總,以產生代表所有 3 個聚總來源合併在一起的總數。

說明一組以「費率類別」、「分層」及「採購類別」為依據的基礎聚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