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自治式資料保全組態
Autonomous Database on Dedicated Exadata Infrastructure 的 Autonomous Data Guard 功能可讓您即使發生故障、災害、人為錯誤或資料損毀,仍保有關鍵任務應用程式可用的關鍵生產資料庫。這種功能通常稱為災難復原。
自治式容器資料庫 (ACD) 從 2025 年 3 月的「詳細資訊」頁面中啟用自治式資料保全,最多可建立 2 個待命 ACD。在此版本中,將不再使用先前的自治式資料保全關聯模型和關聯的 API,並以新的自治式資料保全群組模型和 API 取代。從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OCI) 主控台於 2025 年 3 月之後佈建的所有新 ACD,都會自動使用新的自治式資料保全群組模型。請參閱知識庫以瞭解詳細資訊。
-
-
移至要啟用自治式資料保全之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頁面。如需指示,請參閱檢視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
- 按一下自治式資料保全關聯中的升級至自治式資料保全群組。
-
-
使用 Migrate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DataguardAssociation API。
對自治式容器資料庫啟用自治式資料保全
附註:
您無法對排定在未來三天內執行作用中維護的 ACD 啟用自治式資料保全。必要的 IAM 權限
inspect cloud-autonomous-vmclusters
use 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s
程序
附註:
新增待命 ACD 作業進行中時,在新增待命作業完成之前,該 ACD 上任何排定的維護都不會開始。檢視自治式資料保全組態的狀態
您可以從組態中主要或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頁面,檢視自治式資料保全組態的狀態。
必要的 IAM 原則
inspect 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s
程序
-
前往自治式資料保全組態中主要或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頁面。
如需指示,請參閱檢視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
您可以從自治式容器資料庫資訊的自治式資料保全底下,檢視自治式資料保全詳細資訊,例如其狀態、對等角色、對等狀態、保護模式以及自動容錯移轉設定。
- 您也可以按一下自治式資料保全群組或自治式資料保全關聯,以檢視自治式資料保全詳細資訊。
Autonomous Data Guard 表格會顯示對等容器資料庫、目前套用延遲和傳輸延遲、狀態,以及上次角色變更和建立日期的相關資訊。
新增第二個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
在 Autonomous Data Guard 設定中,您可以新增第二個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 (ACD) 至主要 ACD。第二個待命 ACD 必須位於與主要 ACD 相同的租用戶中。
必備條件
-
主要 ACD 必須在 2025 年 3 月或之後佈建,或移轉至設定和管理自治式資料保全中所討論的自治式資料保全群組模型。
-
第一個待命 ACD 不應啟用自動容錯移轉。您必須先停用第一個待命資料庫的自動容錯移轉,才能新增第二個待命資料庫,之後可以重新啟用。
必要的 IAM 權限
use 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s
程序
附註:
- 新增待命 ACD 作業進行中時,在新增待命作業完成之前,該 ACD 上任何排定的維護都不會開始。
- 新增待命資料庫需要對第一個待命資料庫進行自動非輪流重新啟動。主要資料庫不受此非輪流重新啟動的影響。
-
前往您要新增第二個待命資料庫之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頁面。
如需指示,請參閱檢視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
-
按一下自治式資料保全群組中的新增待命資料庫。
- 填寫新增待命資料庫並提供以下資訊:
設定 描述 對等自治式容器資料庫區間 選取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區間。 對等自治式容器資料庫名稱 輸入待命 ACD 的名稱。 對等區域 選取待命 ACD 的區域。 對等 Exadata 基礎架構 選取待命 ACD 的基礎 Exadata 基礎架構資源。 對等自治式 Exadata VM 叢集 (AVMC) 選取待命 ACD 的父項 AVMC。 對等資料庫備份組態 適用於:
僅限 Exadata Cloud@Customer
從下拉式清單中選取第二個待命資料庫的備份目的地類型。
附註:
您無法明確設定第二個待命 ACD 的維護偏好設定,因為它繼承主要 ACD 的第一個待命 ACD 的這些偏好設定。 - 按一下新增待命。
切換自治式資料保全組態中的角色
您可以從主要或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頁面,切換自治式資料保全組態中主要和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角色。
必要的 IAM 原則
use 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s
程序
請依照下列其中一個頁籤的指示,根據您 ACD 的自治式資料保全模型而定。請參閱設定及管理自治式資料保全,瞭解自治式資料保全模型的詳細資訊。
-
前往要在自治式資料保全組態中以主要 ACD 切換角色之待命 ACD 的詳細資訊頁面。
如需指示,請參閱檢視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
附註:
您無法在待命資料庫為快照待命角色的自治式資料保全組態中切換主要和待命 ACD 的角色。 -
在動作底下,按一下切換。
-
在確認對話方塊中輸入 ACD 名稱,然後按一下切換。
Oracle Autonomous Database on Dedicated Exadata Infrastructure 會將待命資料庫及其主要容器資料庫的狀態設為進行中的角色變更,並開始切換作業,這會導致主要容器資料庫擔任待命角色,而待命容器資料庫則擔任主要角色。完成之後,這兩個容器資料庫的狀態會回到作用中狀態。
-
前往自治式資料保全組態中主要或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頁面。
如需指示,請參閱檢視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
附註:
您無法在待命資料庫為快照待命角色的自治式資料保全組態中切換主要和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角色。 - 按一下自治式資料保全關聯,即可在列表化資料欄中列出對等資料庫。在您要切換角色的資料庫資料列中,按一下省略符號 (三個垂直點)
,然後按一下切換。
-
在確認對話方塊中輸入 ACD 名稱,然後按一下切換。
Oracle Autonomous Database on Dedicated Exadata Infrastructure 會將兩個容器資料庫的狀態設為進行中的角色變更,並開始切換作業,這會導致主要容器資料庫擔任待命角色和待命容器資料庫擔任主要角色。完成之後,這兩個容器資料庫的狀態會回到作用中狀態。
容錯移轉至自治式資料保全組態中的待命資料庫
您可以從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頁面,容錯移轉至自治式資料保全組態中的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
必要的 IAM 原則
use 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s
程序
請依照下列其中一個頁籤的指示,根據您 ACD 的自治式資料保全模型而定。請參閱設定及管理自治式資料保全,瞭解自治式資料保全模型的詳細資訊。
-
移至「自治式資料保全」組態中要容錯移轉之待命 ACD 的詳細資訊頁面。
如需指示,請參閱檢視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
-
在動作下,按一下容錯移轉。
-
如果是快照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您將會見到一則訊息,提醒您快照待命會在捨棄其所有本機更新並套用主要資料庫的資料之後,轉換成實體待命。按一下容錯移轉以繼續。
-
在確認對話方塊中輸入 ACD 名稱,然後按一下容錯移轉。
Oracle Autonomous Database on Dedicated Exadata Infrastructure 會將待命容器資料庫的狀態設為進行中的角色變更,並開始進行容錯移轉作業。完成時,「待命」容器資料庫的角色會變成主要,而「主要」容器資料庫的角色會變成停用待命狀態為無法使用。
-
前往自治式資料保全組態中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頁面。
如需指示,請參閱檢視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
- 按一下自治式資料保全關聯,即可在列表化資料欄中列出對等資料庫。在您要切換角色的資料庫資料列中,按一下省略符號 (三個垂直點)
,然後按一下容錯移轉。
-
如果是快照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您將會見到一則訊息,提醒您快照待命會在捨棄其所有本機更新並套用主要資料庫的資料之後,轉換成實體待命。按一下容錯移轉以繼續進行。
Oracle Autonomous Database on Dedicated Exadata Infrastructure 會將待命容器資料庫的狀態設為進行中的角色變更,並開始進行容錯移轉作業。完成時,「待命」容器資料庫的角色會變成主要,而「主要」容器資料庫的角色會變成停用待命狀態為無法使用。
在自治式資料保全組態中恢復停用的待命資料庫
發生容錯移轉且失敗的主要自治式容器資料庫假設已停用待命角色之後,您可以從資料庫的詳細資訊頁面,將失敗的資料庫恢復成已啟用的待命角色。
- 手動容錯移轉需要您手動復原原始的主要資料庫,而原始的主要資料庫會變成新的待命資料庫。
- 每當發生自動容錯移轉時,Autonomous Database on Dedicated Exadata Infrastructure 會嘗試將舊的主要資料庫恢復為待命資料庫。不過,如果嘗試失敗,則必須手動復原。
必要的 IAM 原則
use 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s
程序
請依照下列其中一個頁籤的指示,根據您 ACD 的自治式資料保全模型而定。請參閱設定及管理自治式資料保全,瞭解自治式資料保全模型的詳細資訊。
-
前往您要復原之已停用待命 ACD 的詳細資訊頁面。
如需指示,請參閱檢視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
秘訣:
您容錯移轉的主要資料庫在區間的自治式容器資料庫清單中標示為「已停用待命」。 -
在動作下,按一下復原。
-
提供確認以繼續復原停用的待命 ACD。
對等資料庫的狀態會變成進行中的角色變更,直到復原動作完成為止。完成時,「停用的待命」容器資料庫的角色會變成待命,而其狀態會變更為可用。
-
前往想要復原之已停用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頁面。
秘訣:
您容錯移轉的主要資料庫在區間的自治式容器資料庫清單中標示為「已停用待命」。如需指示,請參閱檢視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
- 按一下自治式資料保全關聯。對等資料庫清單會列在列表化資料欄中。在您要切換角色的資料庫資料列中,按一下省略符號 (三個垂直點)
,然後按一下復原。
對等資料庫的狀態會變成進行中的角色變更,直到復原動作完成為止。完成時,「停用的待命」容器資料庫的角色會變成待命,而其狀態會變更為可用。
更新自治式資料保全設定值
您可以從組態中主要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頁面更新自治式資料保全的設定值。
必要的 IAM 原則
use 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s
將實體待命轉換為快照待命
您可以從組態中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頁面,將待命自治式資料保全設定中的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轉換為快照待命資料庫。
必要的 IAM 原則
use 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s
程序
將快照待命轉換為實體待命
您可以從組態中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的詳細資訊頁面,將快照待命自治式容器資料庫轉換成自治式資料保全設定中的實體待命資料庫。
必要的 IAM 原則
use 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s
程序
新增跨租用戶待命資料庫
適用於: 僅限 Oracle Public Cloud
必要的 IAM 原則
若要建立跨租用戶待命資料庫,您必須確定符合下列需求:
-
執行 CLI 或 API 命令,在目的地租用戶中新增跨租用戶待命資料庫。
-
在來源和目的地租用戶定義 OCI 識別與存取管理群組和原則,以便執行命令在目的地租用戶中新增跨租用戶待命資料庫,並允許目的地租用戶連線主要資料庫所在的來源租用戶。撤銷這些原則時,將不允許新增跨租用戶待命資料庫。
-
在目的地租用戶上,建立一個群組 (例如:DestinationGroup),然後新增允許將跨租用戶待命資料庫新增至此群組的使用者。請參閱使用主控台建立群組以取得相關指引。
-
在來源租用戶上,建立 IAM 原則以允許在目的地租用戶 (DestinationGroup) 中建立的群組,使用來源租用戶的主要資料庫新增跨租用戶待命資料庫。請參閱使用主控台建立原則以取得相關指引。
例如,您可以定義允許DestinationTenancy
中DestinationGroup
的使用者從來源租用戶指定區間中的特定 Autonomous Database 執行處理讀取的原則,如下所示:define tenancy DestinationTenancy as ocid1.tenancy.oc1..unique_ID define group DestinationGroup as ocid1.group.region1..unique_ID admit group DestinationGroup of tenancy DestinationTenancy to manage autonomous-database-family in tenancy
附註:
此原則只需要允許來源 Autonomous Database 執行處理的讀取存取,才能建立跨租用戶複製。上述原則指定下列項目:- 第 1 行:要新增待命資料庫之目的地租用戶的 OCID。
- 第 2 行:將建立跨租用戶待命資料庫之使用者所屬目的地群組的 OCID。
- 第 3 行:主要資料庫所在區間的 OCID 和主要資料庫的 OCID。
-
在目的地租用戶上,建立 IAM 原則以認可管理來源租用戶主要資料庫來源的群組。請參閱使用主控台建立原則以取得相關指引。
舉例而言:define tenancy SourceTenancy as ocid1.tenancy.oc1..unique_ID endorse group DestinationGroup to manage autonomous-database-family in tenancy SourceTenancy
上述原則指定下列項目:- 第 1 行:主要資料庫所在之來源租用戶 OCID 的 OCID。
- 第 2 行:指定可管理來源租用戶中 Autonomous Database 的目的地群組。
上述範例中討論的此原則可讓
DestinationGroup
在來源租用戶中建立 Autonomous Database 和跨租用戶待命資料庫。請參閱 Autonomous Database 的 IAM 權限和 API 作業以取得更多資訊和範例。
-
新增本機 (相同區域) 跨租用戶待命資料庫:
在要新增待命資料庫的租用戶上 (亦即,在目的地租用戶上) 使用 CLI 或呼叫 REST API,並提供主要資料庫位於不同租用戶 (來源租用戶) 的主要資料庫 OCID。
oci db 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 create --cloud-autonomous-vm-cluster-id ocid1.cloudautonomousvmcluster.oc1.iad.unique_ID --compartment-id ocid1.compartment.oc1..unique_ID --display-name clicrosdg --patch-model RELEASE_UPDATES --peer-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compartment-id ocid1.compartment.oc1..unique_ID --peer-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display-name clisecdg --peer-cloud-autonomous-vm-cluster-id ocid1.autonomousexainfrastructure.oc1.iad.unique_ID --protection-mode MAXIMUM_PERFORMANCE --service-level-agreement-type AUTONOMOUS_DATAGUARD
命令成功後,將會傳回一個工作要求 ID,可用來追蹤待命資料庫的進度。請參閱自治式容器資料庫以瞭解詳細資訊。
如需 SDK 的相關資訊,請參閱軟體開發套件與命令行介面。
若要使用 REST API 新增位於與主要資料庫相同區域的跨租用戶待命資料庫,請使用 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s
。
建立待命資料庫的 API 呼叫會傳送至本機區域中的不同租用戶。
oci raw-request --http-method POST --target-uri https://database.us-ashburn-1.oraclecloud.com/20160918/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s --request-body '{
"cloudAutonomousVmClusterId": "ocid1.cloudautonomousvmcluster.oc1..unique_ID",
"compartmentId": "ocid1.compartment.oc1..unique_ID",
"displayName": "cliapcrdg",
"patchModel": "RELEASE_UPDATES",
"peer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CompartmentId": "ocid1.compartment.oc1..unique_ID",
"peer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DisplayName": "cliapscdg",
"peerCloudAutonomousVmClusterId": "ocid1.autonomousexainfrastructure.oc1.iad.unique_ID",
"protectionMode": "MAXIMUM_PERFORMANCE",
"serviceLevelAgreementType": "AUTONOMOUS_DATAGUARD",
}'
如需 REST API 的其他資訊,請參閱 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 。
若要建立跨租用戶待命資料庫的遠端 (跨區域):
在要新增待命資料庫的租用戶上 (亦即,在目的地區域的目的地租用戶上),使用 CLI 或呼叫 REST API 並提供主要資料庫的 OCID,主要資料庫位於不同的租用戶和不同的區域。
oci db 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 create --cloud-autonomous-vm-cluster-id ocid1.cloudautonomousvmcluster.oc1.ap-chuncheon-1.unique_ID --compartment-id ocid1.compartment.oc1..unique_ID --display-name clicrosdg --patch-model RELEASE_UPDATES --peer-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compartment-id ocid1.compartment.oc1..unique_ID --peer-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display-name clisecdg --peer-cloud-autonomous-vm-cluster-id ocid1.autonomousexainfrastructure.oc1.iad.unique_ID --protection-mode MAXIMUM_PERFORMANCE --service-level-agreement-type AUTONOMOUS_DATAGUARD
命令成功後,將會傳回一個工作要求 ID,可用來追蹤待命資料庫的進度。請參閱自治式容器資料庫以瞭解詳細資訊。
如需 SDK 的相關資訊,請參閱軟體開發套件與命令行介面。
若要使用 REST API 新增位於主要資料庫不同區域的跨租用戶待命資料庫,請使用 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s
。
用於在來源區域的不同租用戶中建立待命執行的 API 呼叫。
oci raw-request --http-method POST --target-uri https://database.ap-chuncheon-1.oraclecloud.com/20160918/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s --request-body '{
"cloudAutonomousVmClusterId": "ocid1.cloudautonomousvmcluster.oc1.ap-chuncheon-1.unique_ID",
"compartmentId": "ocid1.compartment.oc1..unique_ID",
"displayName": "cliapcrdg",
"patchModel": "RELEASE_UPDATES",
"peer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CompartmentId": "ocid1.compartment.oc1..unique_ID",
"peer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DisplayName": "cliapscdg",
"peerCloudAutonomousVmClusterId": "ocid1.autonomousexainfrastructure.oc1.iad.unique_ID",
"protectionMode": "MAXIMUM_PERFORMANCE",
"serviceLevelAgreementType": "AUTONOMOUS_DATAGUARD",
}'
如需 REST API 的其他資訊,請參閱 AutonomousContainerDatabase 。
附註:
送出新增跨租用戶待命資料庫的要求之後。資料庫生命週期狀態會顯示「更新中」。您無法停止、啟動、重新啟動、回復或移動此狀態的 Autonomous Databa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