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Oracle® Solaris 11.2 系统配置为路由器或负载平衡器

退出打印视图

更新时间: 2014 年 9 月
 
 

第 2 层和第 3 层 VRRP 的限制

第 2 层和第 3 层 VRRP 有一项共同的限制,即必须静态配置第 2 层和第 3 层 VRRP 虚拟 IP 地址。您无法使用针对 IP 地址的两个现有自动配置工具来自动配置 VRRP 虚拟 IP 地址:in.ndpd 用于 IPv6 自动配置,dhcpagent 用于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配置。此外,第 2 层和第 3 层 VRRP 还有特定限制。

    第 2 层 VRRP 功能具有以下限制:

  • 专用 IP 区域支持

    在专用 IP 区域中创建任何 VRRP 路由器时,都将自动启用 VRRP 服务 svc:/network/vrrp/default。VRRP 服务管理该特定区域的 VRRP 路由器。但是,对专用 IP 区域的支持限制如下:

    • 由于无法在非全局区域中创建虚拟网络接口卡 (Virtual Network Interface Card, VNIC),因此您必须首先在全局区域中创建 VRRP VNIC。随后将 VNIC 分配给 VRRP 路由器所在的非全局区域。然后,您可以使用 vrrpadm 命令在非全局区域中创建 VRRP 路由器。

    • 在单个 Oracle Solaris 系统上,无法在不同区域中创建两个 VRRP 路由器来参与同一虚拟路由器。Oracle Solaris 不允许您创建两个具有相同介质访问控制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地址的 VNIC。

  • 与其他网络功能互操作

  • 基于 InfiniBand 的以太网支持

    L2 VRRP 不支持基于 InfiniBand 的以太网 (Ethernet over InfiniBand, EoIB) 接口。由于每个 L2 VRRP 路由器都与唯一的虚拟 MAC 地址关联,因此参与同一虚拟路由器的 VRRP 路由器需要同时使用相同的虚拟 MAC 地址,而 EoIB 接口不支持该功能。L3 VRRP 克服了这一限制,因为它在存在于同一虚拟路由器上的所有 VRRP 路由器之间使用不同的 MAC 地址。

第 3 层 VRRP 功能具有以下限制:

  • 在主路由器选择期间,使用无故 ARP 或 NDP 消息可能会导致故障转移时间较长。

    当主路由器的选择发生更改时,L3 VRRP 将使用无故 ARP 或 NDP 消息通告新的 L2 或 L3 映射。使用无故 ARP 或 NDP 消息的这一附加要求可能会导致故障转移时间较长。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通告的所有无故 ARP 或 NDP 消息都已丢失,则主机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接收刷新的 ARP 或 NDP 项。因此,将包发送到新主路由器可能会延迟。

  • 使用 ICMP 重定向时无法确定目标 MAC 地址,因为同一目标 MAC 地址由多个路由器共享。

    在不对称的网络拓扑中的一组路由器之间使用 VRRP 时,可以使用 ICMP 重定向。ICMPv4 重定向或 ICMPv6 重定向的 IPv4 或 IPv6 源地址必须是终端主机在做出下一中继站路由决定时使用的地址。

    当 L3 VRRP 路由器需要使用 ICMP 重定向时,L3 VRRP 路由器会检查需要重定向的包的目标 MAC 地址(VRRP 虚拟 MAC 地址)。由于同一目标 MAC 地址由在同一接口上创建的多个路由器共享,因此 L3 VRRP 路由器无法确定目标 MAC 地址。因此,在使用 L3 VRRP 路由器时禁用 ICMP 重定向可能很有用。您可以使用 send_redirects 公共 IPv4 和 IPv6 协议属性禁用 ICMP 重定向,如下所示:

    # ipadm set-prop -m ipv4 -p send_redirects=off
  • 无法使用 in.ndpd 或 DHCP 自动配置 VRRP 虚拟 IP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