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变更实现处理

在常规合并过程中,实体计算将从实体层次的最低级别开始自下而上逐级执行。要计算的第一组实体都是基本(0 级)成员(没有子代的实体)。要处理的下一组是 1 级父实体(拥有不超过一个后代级别的实体)。然后 2 级父代,以此类推。此过程可确保父实体的所有子代都在该父实体之前进行处理。

正确的权益变更实现计算所需的处理顺序是自下而上逐个层代执行。顶级成员是 0 层代,然后向下的每个后续梯级添加一个层代。使用此方法,每个控股公司都与其同级位于同一层代中,而不管这些同级是父成员还是基本成员。首先处理所有 0 级非控股实体。然后处理控股公司的最高层代,接着依次是父实体的最高层代、控股公司实体的下一个最高层代、父实体的下一个最高层代...以此类推。

下图显示了非常简单的层次中处理的差异(其中法人公司 A 拥有法人公司 B 和 D,法人公司 B 拥有法人公司 C)。权益变更实现自下而上逐层代进行处理。标准序列自下而上逐级别进行处理:


权益变更实现处理示例

位于处理范围中的实体

合并在确定哪些实体位于处理的“范围中”时会考虑每个实体的计算状态。实体为“受影响”时,需在考虑导致影响的任何更改的基础上重新计算该实体。此外,该实体的所有祖先也会受到影响,原因就在于它们的结果所依赖的实体经过了重新计算,所以它们的结果也需要重新计算。类似地,同一方案的后续期间也会受到影响。

示例 1 – 向实体 C 输入数据

对于标准合并过程,如果在上述示例中向实体 C 输入数据,则实体 C、B Consolidated 和 A Consolidated 都会受影响。如果选择 A Consolidated 进行合并,将按从级别 0 到级别 2 的顺序重新计算所有三个实体(C、B Consolidated 和 A Consolidated)。

对于权益变更实现过程,如果向实体 C 输入数据,则实体 C、B Consolidated 和 A Consolidated 都会受影响,但除此之外,还需重新计算实体 B 和 A,因为它们的数据依赖于实体 C 重新计算后的数据。如果选择 A Consolidated 进行合并,将按从层代 3 到层代 1 的顺序重新计算所有实体(C、B、B Consolidated、A 和 A Consolidated)。

示例 2 – 向实体 A 和实体 C 输入数据

对于标准合并过程,如果在上述示例中向实体 A 和 C 输入数据,则实体 C、B Consolidated、A 和 A Consolidated 都会受影响。如果选择了 A 进行合并,将仅重新计算 A。

对于权益变更实现过程,如果向实体 A 和 C 输入数据,实体 C、B Consolidated、A 和 A Consolidated 都将受影响,但除此之外,还需重新计算实体 B,因为它的数据依赖于实体 C 重新计算后的数据。如果选择 A 进行合并,将按从层代 3 到层代 2 控股的顺序重新计算除 A Consolidated 之外的所有实体(C、B、B Consolidated 和 A)。合并实体 A 会将 B Consolidated 及其受影响的后代引入合并过程的范围。

但请注意,如果未向 A 输入任何数据,则选择 A 进行合并时将不处理合并,因为 A 自身不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更新所有实体,将需要如示例 1 中所述选择 A Consolidated 进行合并。

权益变更实现计算流和必需结果示例

为了确保执行权益变更实现计算时同级源实体数据已更新,需要按所有权链确定的必需顺序来计算实体。

下面是一个所有权链示例:


EPU 示例 1

EPU 示例 2

EPU 示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