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Oracle® Solaris 11.2 中管理网络数据链路

退出打印视图

更新时间: 2014 年 9 月
 
 

链路聚合和 IPMP:功能比较

链路聚合和IPMP是用来提高网络性能和维护网络可用性的不同技术。

下表列出了链路聚合与 IPMP 的一般比较。

功能
链路聚合
IPMP
网络技术类型
第 2 层(链路层)。
第 3 层(IP 层)。
配置工具
dladm
ipadm
基于链路的故障检测
支持。
支持。
基于探测器的故障检测
中继:基于 LACP,面向直接对等主机或交换机。
DLMP:支持。基于 ICMP,面向与 DLMP 地址位于同一子网中的任何已定义系统,跨多个级别的干预第 2 层交换机。
基于 ICMP,面向与测试地址位于同一 IP 子网中的任何已定义系统,跨多个级别的干预第 2 层交换机。
使用备用接口
中继:不支持。
DLMP:不支持。
支持。可以配置备用接口。
跨越多个交换机
中继:支持。不过,需要交换机供应商扩展。
DLMP:支持。
支持。
交换机配置
中继:必需。
DLMP:非必需。
非必需。
背对背配置
支持。
不支持。
支持的介质类型
特定于以太网。
支持广播。
负荷分配支持
中继:支持,由管理员通过 dladm 命令控制。支持传入负荷分配。
DLMP:在聚合的客户机和 VNIC 中受支持。不过,不支持按聚合上的个体客户机和 VNIC 进行负荷分配。
支持。由内核控制。传入负荷分配受源地址选择间接影响。
与 VNIC 集成时的支持级别
出色支持。聚合只能在控制域或全局区域中进行配置,且对这些区域是透明的。
支持。但是,无法在 IPMP 组上强制使用带宽限制、专用 Rx 或 Tx 环以及链路保护等 VNIC 属性。
需要将多个 VNIC 指定给这些区域,并需要在每个区域中进行配置。
用于资源管理的用户定义流
支持。
不支持。
链路保护
支持。
不支持。
协议要求
无。
无。

在链路聚合中,传入通信流量以中继模式在构成聚合的多个链路上分配。因此,由于安装了更多 NIC 以将链路添加到聚合,提高了网络性能。

DLMP 聚合跨越多个交换机。作为第 2 层技术,聚合与其他 Oracle Solaris 虚拟化技术进行了很好的集成。

IPMP 的通信使用 IPMP 接口的数据地址,因为它们绑定到了可用的活动接口。举例来说,如果所有数据通信只在两个 IP 地址之间流动,但不一定在同一连接上,则添加多个 NIC 不会借助 IPMP 提高性能,因为只有两个 IP 地址保持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