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Oracle ZFS Storage Appliance
配置 Oracle ZFS Storage Appliance
"Shares"(共享资源)BUI 页面" id="GOKQM" base="Shares_Shares_BUI.xml"> "Shares"(共享资源)> "General"(常规)BUI 页面" id="GOKRF" base="Shares_Shares_General_BUI.xml"> "Shares"(共享资源)> "General"(常规)BUI 页面设置" id="GOKQP"> "Shares"(共享资源)> "Protocols"(协议)BUI 页面" id="GOKRL" base="Shares_Shares_Protocols_BUI.xml"> "Shares"(共享资源)> "Access"(访问)BUI 页面" id="GOKVG" base="Shares_Shares_Access_BUI.xml"> "Project"(项目)> "General"(常规)BUI 页面" id="GOKRQ">目标在设备间提供了一个连接来使设备可以出于复制目的进行安全的通信,但是目标没有指定将复制的对象、频率或要使用的选项。因此,管理员必须在源设备上定义复制操作。操作是用于复制的主要管理控制点,每个操作将指定:
复制组(项目和一定数目的共享资源)
目标设备
目标设备上的存储池(仅在初始设置期间使用)
频率(可以为手动、调度或连续)
其他选项,例如是否对网络上的数据流进行加密
组是按配置了操作的项目或共享资源隐式指定的(请参见Project-level vs. Share-level Replication )。创建操作后,无法更改目标设备和存储池,但您可以随时更改其他选项。通常,如果在更改某个选项时复制更新正在进行,则新值只有在下次更新开始时才会生效。
操作是设备上的主要复制配置单元。每个操作对应于目标设备上的一个数据包,该数据包中包含自上次复制更新开始以来配置了操作的源项目和共享资源的精确副本。管理员可以通过修改相应操作的属性来配置复制更新的频率和其他选项。在源设备上创建操作将会在目标设备上的指定存储池中创建数据包,因此,在最初创建操作时,源必须能够与目标进行通信。
对每个复制操作进行首次更新时,会发送完整同步(或完整更新):该操作的项目和共享资源的整个内容将被发送到目标设备。此初始同步完成后,后续复制更新将以增量方式进行:仅发送自上次更新以来发生更改的内容。操作(在源上)和数据包(在目标上)通过指定的复制快照来跟踪已将哪些更改复制到目标中。通常,只要为操作发送了至少一个完整同步,并且操作/数据包连接未由于软件故障或管理操作而被破坏,复制更新就将以增量方式进行。
操作和数据包相互绑定。如果数据包因某种原因被破坏或销毁,那么即使该目标仍具有与此操作关联的数据和快照,此操作也无法发送复制更新。同样,如果操作被销毁,则数据包将无法接收新的复制更新(即使该源仍具有相同的数据和快照)。对于尝试执行会销毁“操作-数据包”连接的操作的管理员,BUI 和 CLI 会对其发出警告。如果某个错误或显式管理操作破坏了“操作-数据包”连接,以致无法再进行增量更新,则管理员必须销毁数据包和操作或者断开其连接,并在源上创建一个新操作。
在早于 2010.Q1 的软件发行版中,操作和副本配置(例如目标配置)存储在控制器上,而不是作为项目和共享资源配置的一部分存储在存储池中。因此,恢复出厂设置会导致配置被销毁。在 2010.Q1 及更高的发行版中,操作和数据包配置随对应的项目和共享资源存储在存储池中,因此即使在恢复出厂设置后,也仍然可用。不过,目标信息仍将丢失,并且目前无法将缺少目标的操作配置为指向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