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抵消

标准抵消概述

公司记录与其他公司的事务结果。这些其他公司可能是相关公司,也可能是不相关(即第三方)公司。报告合并的财务结果时,必须从合并结果中移除/抵消合并范围内的法人公司具有“共同控制”的事务的影响。必须像法人实体组是单个经济单位那样提供净结果。

与不相关公司的事务不需要抵消。根据相关公司是否在合并结果和应用于合并计算的会计要求范围内,可能需要抵消或部分抵消与相关公司的事务。

相关方之间关系的性质将决定在生成合并结果时聚合与抵消范围内公司信息的方式。不同的会计标准要求的聚合方法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数标准都遵循相似的一般原则。

应用程序启用了公司内帐户且包含公司内帐户数据时,在合并过程中会发生抵消。

公司内抵消处理

对于都合并到一个共同父实体的两个实体之间的事务(即公司内事务),这类事务产生的数据必须进行抵消,以便以单个经济单位的形式提供父实体的合并结果。

公司内事务金额最初记录两遍。对于事务中涉及的两方(公司),每一方都从自己的角度记录事务。事务由每个实体单独记录,另一个实体作为“公司内伙伴”。请注意,两个实体记录的分录表示同一事务,但由该事务中涉及的两个实体单独输入。

要抵消的金额是由父实体(即组织层次中表示共同所有权的父实体)“共同”控制的金额。抵消的净效果必须为零(即借项必须等于贷项),但是必须对数据重新分类,以便在父实体处计算净值。如果事务中涉及的两个实体的源数据 100% 按比例分配,则必须对全部按比例分配的金额进行抵消。如果任一实体按比例分配的金额小于 100%,则仅抵消最低的按比例金额,因为仅最低的按比例分配金额受到共同控制。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抵消的金额都不能超过按比例分配的金额。如果涉及的任一公司的合并百分百为 0%,则不处理抵消。

每个抵消分录包含“抵消合并”维成员中 "FCCS_Intercompany Eliminations" 数据源维成员中的两个分录。第一个分录冲销(或部分冲销)原始的公司内金额。冲销应用于的所有维成员都取自源 POV,仅合并和数据源维除外。如源公司内帐户的元数据中所定义,第二个抵消分录将推送到“插式”帐户。与冲销分录一样,“插式”分录将推送到“抵消合并”维成员中的 "FCCS_Intercompany Eliminations" 数据源维成员。插式分录应用于的所有维成员都取自源 POV,仅合并和数据源维除外。如果插式帐户未设置为公司内帐户,则插式分录推送到公司内维中的 "FCCS_No Intercompany"。

公司内抵消的条件

应用程序的实体结构可以创建为“平面”结构(一个父实体,所有直接拥有和间接拥有的实体作为直接子代)。父实体表示的是最终控股公司的合并结果。或者,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多级(或“分级”)结构。在多级结构中,每个控股公司的同级实体是控股公司直接拥有的那些公司。如果那些直接下属公司自身拥有其他公司,则该控股公司的同级是下属控股公司的合并父代。

在平面结构中,用于确定是否将处理抵消的逻辑非常简单。将应用以下逻辑:

在以下情况时数据要进行抵消:

  1. 帐户是公司内帐户并且分配有有效的插式(清除)帐户

  2. 数据具有除了 "FCCS_No Intercompany" 之外的公司内维条目(即,包含有效伙伴)

  3. 已将公司内事务推送到的实体和数据定义 (POV) 中引用的伙伴都按大于 0% 的比率合并到父代

如果满足这些条件,则按实体合并百分比和伙伴合并百分比中的较小值将数据重新归类到抵消维成员中的插式帐户。

在多级结构中,用于确定是否要处理抵消的逻辑基本上与平面结构中相同。但是,多级结构的性质引入了其他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将应用以下逻辑:

在以下情况时数据要进行抵消:

  1. 帐户是公司内帐户并且分配有有效的插式(清除)帐户

  2. 数据具有除了 "FCCS_No Intercompany" 之外的公司内维条目(即,包含有效伙伴)

  3. 已将公司内事务推送到的实体和数据定义 (POV) 中引用的伙伴都按大于 0% 的比率合并到共同父代或祖先

  4. 公司内伙伴是当前实体的同级或同级的后代
  • a.实体和伙伴不能同时合并到直接的共同父代,实体或/和伙伴可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父代单独或同时合并到共同祖先。

  • b.在抵消的计算和推送中使用的相关合并百分比是累计合并百分比,该百分比通过以下方法计算得出:实体或伙伴按级别百分比乘以对共同祖先的贡献(即,特定于层次中在共同祖先处结束的某个分支的累计系数)。累计合并百分比表示对于每个贡献者,源实体/伙伴对共同祖先的贡献。

  • c.“实体或伙伴合并百分比中的较小者”将应用于实体累计百分比的总和(在实体的所有同级中聚合)和伙伴累计百分比的总和(在实体的所有同级中聚合)。在多级层次中,实体和伙伴都可能存在于层次的多个分支中,因此可能通过共同祖先的多个子代聚合到共同祖先。

  • d.数据点有可能在层次中的多个级别(在多个共同祖先直接下方)进行抵消。如果伙伴存在于层次的多个分支中,则实体按照结构向上合并的路径可能会遇到多个共同祖先。如果在第一个(或之后)共同祖先的直接下方,将抵消全部实体金额,然后将不做进一步抵消,因为抵消金额不能超过按比例分配的金额。如果在层次中的前一级别未进行任何抵消(或仅进行了部分抵消),则可能需要在当前共同祖先的直接下方做进一步抵消。

  • 对“共同祖先的直接下方”的识别可这样定义:伙伴是数据所在实体的同级或同级的后代。如果伙伴是父代实体的后代和当前实体的后代,那么,除非伙伴同时也是当前实体的同级或同级的后代,否则不会对数据进行抵消。

只有当作为当前实体的同级或同级后代的伙伴满足正确条件时,系统才会对要处理的公司内抵消进行验证。如果要禁用此功能,可以创建名为 StrictElimCondition 的替代变量,并将其值设置为 False。这将允许其实体和伙伴相同的公司内数据继续抵消。

如果满足这些条件,则使用累计实体合并百分比的总和(在同级实体/分支中聚合)与累计伙伴合并百分比的总和(在同级实体/分支中聚合)中的较小值,将数据重新归类到抵消维成员中的插式帐户。如果聚合的伙伴合并百分比低于聚合的实体合并百分比,则应用伙伴百分比。

确保抵消值不超过按比例分配值

如前所述,根据抵消共同控制的事务的概念,公司内事务的累计抵消金额不能超过按比例分配的金额。因此,系统必须确保如果公司内帐户的净贡献金额已减少到零,不再进一步抵消。

计算机化系统可能无法准确记录累计结果为零的值。这是由于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普遍存在的“小数精度”问题。因此,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源公司内金额的净贡献逻辑上等于零时,该净贡献实际上未减少为零。因此,关于是否应处理进一步公司内抵消的测试不能依赖于净贡献等于零,而是必须根据净贡献约等于零。

净贡献金额是否约等于零的测试依赖于系统中数据的量级。默认情况下,应用测试时,FCCS 应用四位小数的小数精度。在这种情况下,小于 0.0001 的任何净贡献都将视为零,将不对数据应用进一步抵消。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大多数货币,此精度级别提供的准确度应该足够了。但是,如果仍发生意外抵消,可将替代变量添加到应用程序,以修改应用于测试的小数精度。

要添加替代变量,请导航到变量卡并选择替代变量选项卡。单击加号符号以添加新的替代变量。对于“所有多维数据集”,输入 DecimalPrecision 作为名称("Decimal" 和 "Precision" 之间没有空格)。输入应用约等于测试时必须考虑的小数位数。输入数据值的量级越大(即,小数点左侧的有效数字数),可能需要的小数精度越低。

请注意,小数精度变量的输入必须是整数(零或者正整数或负整数),否则后面的合并可能会失败。正数将净贡献金额舍入到指定的小数位数,零将舍入到整数,负数将舍入到 10 的倍数(所以,例如,小数精度为 -2 时会将 1,234,567.89 舍入到 1,234,600,即舍入到最近的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