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資料和節點資料
整合維度成員可以分類為通用資料或節點資料。
通用資料包含實體整合、實體比例調整、實體抵銷調整、實體調整總計、實體輸入、轉換的幣別輸入和實體總計。通用資料包含實體幣別和多重幣別應用程式的父項幣別。如果應用程式具有任何共用實體,則一個共用實體例項中的「通用資料」與所有其他共用實體例項中的「通用資料」相同。如果在一個共用實體例項中植入資料,系統會將該資料傳播至該共用實體的所有其他例項。如果未啟用「按期間區分的增強型組織」,則只會將多重幣別應用程式的「實體幣別」資料複製到新的共用例項。如果已啟用「按期間區分的增強型組織」,並且共用例項的父項幣別與另一個例項的父項幣別相同,則會複製父項幣別。如果沒有具有相同父項幣別的例項,則新共用例項中的父項幣別資料會透過轉換程序進行轉換。
節點資料包含父項輸入、父項總計、比例、抵銷、貢獻、貢獻輸入和貢獻總計。節點資料專用於每個實體的實體/父項關係。一個共用實體例項的節點資料與其他相同共用實體例項的節點資料是分開的,並且不會跨例項傳播。
請注意,父項輸入、貢獻輸入和轉換的幣別輸入是選擇性的整合維度成員。
如果未啟用「按期間區分的增強型組織」,則實體的通用資料和節點資料會被視為單一計算單位,涵蓋與整合維度成員相關的所有計算。系統會在整合維度階層中從「實體整合」到「貢獻總計」向上處理計算。還有「計算狀態」這筆單一計算狀態記錄,用來記錄和顯示每個實體的通用資料和節點資料結果的狀態。
如果已啟用「按期間區分的增強型組織」,則實體的通用資料和節點資料在整合期間不一定同時處理,它們是單獨的計算單位。有「計算狀態」和「節點狀態」這兩筆計算狀態記錄,分別用來記錄和顯示通用資料和節點資料結果的狀態。
首先,從「實體整合」到「實體總計」向上處理與通用資料相關的計算,通常隨後是從「父項輸入」到「貢獻總計」向上處理節點資料計算。
不過,如果為實體指派了「非作用中」整合方法,則通用資料和節點資料之間會有中斷點。
計算狀態為「受影響」或「系統已變更」的非作用中實體,其通用資料以及所有作用中子代的「受影響」或「系統已變更」的通用和節點資料,都會納入從該實體呼叫的任何整合程序範圍內。
節點狀態為「受影響」或「系統已變更」的節點資料,都會納入從非作用中實體之作用中祖代呼叫的任何整合範圍內。
影響資料
引入新資料或變更現有資料時,其他資料點將受到影響。然後,如有必要,系統會變更受影響資料點的計算狀態以反映目前狀態。
如果將新資料引入實體的實體輸入,則該實體的計算狀態、實體的每個例項,以及其所有作用中祖代都會變更為受影響狀態。受影響的資料是指在執行新的整合程序之後預期會變更的資料。此外,下一期間的資料點也會受到影響,預期後續期間的期初餘額在重新整合時也會變更。當下一期間的資料點受到影響時,該變更也會影響該受影響實體的作用中祖代。
如果未啟用「按期間區分的增強型組織」,則所有祖代會被視為作用中狀態,並且任何整合成員中的新資料或資料變更都會記錄在「計算狀態」系統科目中。實體中的所有資料都會具有通用狀態,無論整合維度成員為何。
如果已啟用「按期間區分的增強型組織」,則會有兩個計算狀態科目,即代表通用資料的「計算狀態」和代表節點資料的「節點狀態」。當引入新的通用資料並且計算狀態為「受影響」時,相同實體的節點狀態也會受到影響,因為預期從變更的資料集執行的「按比例」和其他整合規則也會變更節點資料 (至少是比例資料)。當實體的節點狀態為「受影響」時,無論是受通用資料中的變更,還是受節點資料整合維度成員中新的或已變更的資料影響,父實體的計算狀態也會受到影響。影響流程將從相同實體的計算狀態到節點狀態,然後依序到父項的計算狀態、父項的節點狀態、祖父項的計算狀態,依此類推向上實體階層。
已啟用「按期間區分的增強型組織」時,如果為實體指派了非作用中整合方法,則會出現透過實體階層中的祖代向上影響相依計算狀態科目的例外。就資料影響而言,非作用中方法指派會在實體的通用資料和節點資料之間建立中斷點。在此情況下,雖然計算狀態會受到影響,但節點狀態不會受到影響,因為對於非作用中實體,不會執行根據通用資料的「按比例」和節點資料其他計算。非作用中實體的節點狀態僅受其中一個節點資料整合維度成員的新資料或已變更的資料影響,或受上一期間相同檢視點的節點狀態影響。除了內建非作用中方法之外,所有已指派整合方法 (內建或使用者建立) 的實體都會被視為「作用中」。
影響一個檢視點中的計算狀態一律會影響下一期間的計算狀態,而在下一期間,這種影響會向上傳播至實體維度中的所有作用中實體。
列舉整合的範圍
整合是從涵蓋案例、年度、期間和實體的檢視點呼叫。呼叫整合時,系統會列舉所有要納入整合程序的其他檢視點。
如果從具有「受影響」計算狀態的實體呼叫整合,則只有「受影響」的其他檢視點才會納入列舉中,包含目前年度之前期的「受影響」檢視點。如果從具有「系統已變更」計算狀態的檢視點呼叫整合,則「系統已變更」和「受影響」的檢視點會納入列舉中,前期的「系統已變更」檢視點則不會納入列舉中。
如果未啟用「按期間區分的增強型組織」,系統會從呼叫整合之所選檢視點的計算狀態開始,檢查是否有「受影響」或「系統已變更」狀態。如果找到,將檢查該檢視點所有子項的計算狀態。所有「受影響」或「系統已變更」的檢視點都會新增至列舉。之後,新增至列舉的每個檢視點都會套用相同邏輯。當遇到計算狀態為「確定」或程序達到層級 0 實體時,此向下列舉就會結束。
如果已啟用「按期間區分的增強型組織」,系統會從呼叫整合之所選檢視點的節點狀態開始,檢查是否有「受影響」或「系統已變更」狀態。如果找到,將檢查所選檢視點的計算狀態,然後檢查該檢視點所有子項的節點狀態。所有「受影響」或「系統已變更」的檢視點都會新增至列舉。之後,新增至列舉之每個檢視點子項的節點狀態和計算狀態都會套用相同邏輯。當遇到計算狀態為「確定」、遇到非作用中實體或程序達到層級 0 實體時,此向下列舉就會結束。當遇到任何非作用中實體的節點狀態時,向下列舉會在此處結束
如果從非作用中實體呼叫整合,則列舉程序將從該實體的計算狀態開始,而不是從節點狀態開始。因此,非作用中實體的節點資料只能透過從該非作用中實體的祖代呼叫整合來進行整合。
整合資料
在為整合列舉出範圍內的檢視點後,系統會針對每個實體開始整合程序,從最低層級的實體開始。如果前期的檢視點在範圍內,則整合程序將從最早的期間開始,逐期進行到呼叫整合的期間。每完成一個檢視點的計算,計算狀態設定值會更新為確定 (這裡是計算狀態,若為「按期間區分的增強型組織」應用程式,則除了更新計算狀態外,還會一併更新節點狀態)。
如果整合範圍內有任何共用實體的一或多個例項,則會更新該共用實體的所有例項,不論是否在整合範圍內。如果未啟用「按期間區分的增強型組織」,則通用資料和節點資料的所有更新都會套用至所有例項。如果已啟用「按期間區分的增強型組織」,則會更新所有例項的通用資料和計算狀態。共用實體之所有例項的通用資料和計算狀態必須相同。系統只會更新共用實體之範圍內例項的節點資料和節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