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維度可讓您產生詳細資料報表,用以執行整合程序的不同階段。針對整合過程中套用至資料的交易,它提供稽核追蹤。它會顯示實體向其父項報告的整合路徑,從「實體輸入」到「貢獻」。
當您建立應用程式時,系統會建立具有下列階層的整合維度:
通用資料
通用資料專用於實體,不論該實體位於哪個實體階層,也不論共用實體是否有多個例項。通用資料以實體幣別儲存,對於多重幣別應用程式,也會轉換為父項幣別。通用資料可轉換為報表幣別。
實體輸出 — 此成員代表輸入資料與非整合相關商業邏輯 (例如,成員公式)。
實體整合 — 這僅適用於父項實體。此成員中的金額代表每個子實體的「整合」總計。這是整合過程中由系統計算的金額。
實體比例調整— 這只適用於父實體。如果聚總的「實體整合」資料需要調整,則系統會產生「實體按比例調整」分錄。如果來源層級 0 實體的累計整合百分比因合併共用實體例項而增加,則可能會發生此情況。接著可能需要在中間父實體上將權益整合變更為「按比例分配」或「子公司」。
實體抵銷調整—這只適用於父實體。如果聚總的「實體整合」資料需要調整,則系統會產生「實體抵銷調整」分錄。如果來源層級 0 實體的累計整合百分比因合併共用實體例項而增加,則可能會發生此情況。接著可能需要在中間父實體上將權益整合變更為「按比例分配」或「子公司」。
「實體比例調整」和「實體抵銷調整」維度成員會根據需要用來將整合的結果調整為各個父項實體應有的結果。例如,如果某個實體有兩個共用例項,它們透過階層的兩個不同分支整合至一個共同的父項,而且二者都使用「權益」方法進行整合 (每一個分支擁有 40% 所有權),則在共同父項的「實體整合」,結果所呈現的資料代表 80% 權益整合。而需要 80% 子公司整合的情況則不同。「實體比例調整」和「實體抵銷調整」是若進行直接 80% 子公司整合 (即在扁平實體結構中),用於將透過兩個分支貢獻的資料調整為所得的資料。「實體整合」中有 80% 權益資料與 EPA/EEA 調整資料合計之後,將累加至「實體總計」中必要的 80% 子公司整合資料。
實體總計調整— 這僅適用於父項實體。實體按比例調整與實體抵銷調整的總和。
轉換的貨幣輸入 (選擇性)—這是以「輸入幣別」的資料輸入所提供。
實體總計—實體的資料總和,包含儲存於實體輸入和轉換的貨幣輸入成員中的輸入與調整資料、任何「實體按比例調整」與「實體抵銷調整」計算資料,以及儲存在實體整合成員中的貢獻總計 (僅限於父項實體)。
節點資料
節點資料專用於父項/實體組合。共用實體的不同例項將具有專用於父實體的節點資料。共用實體的每個例項都有一組不同的節點資料。節點資料僅以父實體幣別儲存。節點資料目前無法轉換為報表幣別。
父項輸入 (選擇性)—這是針對父項幣別的資料輸入所提供,並且是實體/父項組合特有的。系統會按比例包括此資料。
父項總計 (如果啟用「父項輸入」)—「實體總計」與「父項輸入」的總和。
比例—在整合階層的整合期間,針對特定父實體而言,單一實體之「實體總計」(或「父項總計」) 成員的按比例分配值。每個「父項/子項」實體關係在整合維度中都有一個「實體比例」成員。
抵銷 — 特定「父項/子項」實體的整合調整與抵銷資料在產生後會儲存於此成員中。
貢獻 — 特定「父實體」的單一實體整合結果。其中包括「父項/子項」實體的「比例」資料與「抵銷」資料聚總。
貢獻輸入 (選擇性)—這是針對父項幣別的資料輸入所提供,並且是實體/父項組合特有的。在按比例分配之後輸入此資料。
貢獻總計 (如果啟用「貢獻輸入」)—「貢獻」與「貢獻輸入」的總和。
匯率置換—此成員內建在多重幣別應用程式中,用來針對「歷史匯率置換匯率類型」科目輸入置換匯率。
金額置換—此成員內建在多重幣別應用程式中,用來針對「歷史金額置換匯率類型」科目輸入金額匯率。
如需有關匯率類型科目特性的詳細資料,請參閱資料類型與匯率類型。
註:
除非透過「啟用功能」選項,否則您無法將成員新增至此維度。成員在新增之後,就無法予以移除。
「整合」維度成員清單也取決於是否要啟用「所有權管理」來使用「進階整合」。如果已啟用「進階整合」,則會建立稱為實體總計調整、實體比例調整和實體抵銷調整的其他實體總計子代。請參閱管理所有權。
實體整合、實體比例調整和實體總計調整成員是系統計算的成員,且僅適用於父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