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管理

關於權益、成本和少數股權方法的重要資訊

請在執行案例累加之前,先複查以下的案例累加方法資訊:

  • 如果在累加父項中,「成本法」、「權益法」及「少數股權法」所用的科目有子科目,策略模型化會使用第一個子科目來存放累加的結果。這適用於下列科目:

  • 策略模型化會啟用父項檔案中,「成本法」、「權益法」及「少數股權法」所用的封鎖科目。當其中一個科目被封鎖時,系統會將警告寫入日誌:

成本法

當公司的投資金額低於 20% 且至少持續一年時,使用「成本法」。系統只會執行下列三個計算作業,並將結果加到累加父項中:

  • 投資股利:成本 (v1190) 科目按所有權百分比乘以該投資的現金股利(v1900 總普通股利)增長:

    父項的 v1190 = 所有權 % x 投資的 v1900

  • 在對成本和權益法的估價調整中,SVA (v5.00.900) 按所有權百分比乘以投資的 SVA 值 (v5070 股東價值) 增長:

    父項的 v5.00.900 = 所有權 % x 投資的 v5070

  • 在對成本和權益法的估價調整中,EP (v5.00.910) 按所有權百分比乘以投資的 EP 值 (v5790 經濟利潤股東價值) 增長:

    父項的 v5.00.910 = 所有權 % x 投資的 v5790

    註:

    投資科目(v2430.00 投資:成本法)的期初餘額位於父項公司的檔案中。投資按較低的收購成本或市值執行。

權益法

當公司的投資金額至少 20% 但低於 50%,且至少持續一年時,使用「權益法」。業務單位的價值會累加到子公司的股利和投資科目的獲利,用於計算父項的投資:權益法:

v2420.00 投資:權益法(前一週期)

+ v2420.01 投資增長:權益法

- v2420.02 來自子公司的股利

+ v2420.03 投資獲利:權益

= v2420.00 投資:權益法

系統會將下列四個計算作業的結果加到累加父項中:

  • 來自子公司的股利 (v2420.02) 科目按所有權百分比乘以子公司的現金股利(v1900 總普通股利)增長,自動減少投資科目中的餘額:

    父項的 v2420.02 = 所有權 % x 子公司的 v1900

  • 「投資獲利:權益 (v2420.03)」科目按所有權百分比乘以子公司的稅後淨收入(v1750 淨收入)增長,自動提高投資科目中的餘額:

    父項的 v2420.03 = 所有權 % x 子公司的 v1750

  • 在對成本和權益法的估價調整中,SVA (v5.00.900) 按所有權百分比乘以子公司的 SVA 值 (v5070 股東價值) 增長:

    父項的 v5.00.900 = 所有權 % x 投資的 v5070

  • 在對成本和權益法的估價調整中,EP (v5.00.910) 按所有權百分比乘以子公司的 EP 值 (v5790 經濟利潤股東價值) 增長:

    父項的 v5.00.910 = 所有權 % x 投資的 v5790

    註:

    子公司投資科目(v2420.00 投資:權益法)應位於父項公司的檔案中。子公司的起始投資應按成本記錄。

少數股權法

當投資金額占公司股份的 50% 到 100% 之間時,則使用「少數股權法」。此方法還可計算輸出值。當系統累加 100% 的業務單位時,下列計算作業會辨識出業務中的外部利息:

  • 少數股權百分比的計算方式,就是 100% 與所有權百分比之間的差異:

    MI% = 100% - 所有權%

  • 所得計算表上的少數股權 (v1720) 按少數股權百分比乘以子公司的稅後淨收入(v1750 淨收入)增長:

    父項的 v1720 = MI% x 子公司的 v1750

  • 資產負債表上的少數股權 (v2780) 按少數股權百分比乘以子公司的普通股權益科目 (v2890) 增長:

    父項的 v2780 =(MI% x 子公司的 v2890)

  • 在對少數股權的估價調整中,SVA (v5.00.920) 按少數股權百分比乘以投資的 SVA 值 (v5070 股東價值) 增長:

    父項的 v5.00.920 = 所有權% x 投資的 v5070

  • 在對少數股權的估價調整中,EP (v5.00.930) 按少數股權百分比乘以投資的 EP 值 (v5790 經濟利潤股東價值) 增長;

    父項的 v5.00.930 = 所有權 % x 投資的 v5790

累加父項和子項模型中的期間

在案例累加中,所有檔案的分析長度和期間詳細資料層級都必須是相同的。為確保案例累加的完整性,系統在累加子項模型時,會比較累加父項中的期間資訊與子項模型中的期間資訊。

有幾種期間的情況可能會影響到案例累加的結果:

  • 不相符的期間是指期間存在於子項模型或累加父項中,但未同時存在於兩者。視情況而定,系統不一定會將資料納入案例累加。請參閱長短不一的期間

  • 不相符的歷史和預測週期邊界,就是案例累加中的檔案與最後一個歷史週期不相符。請參閱長短不一的會計年度結束時間

  • 長短不一的會計年度結束時間,就是案例累加中的檔案出現年度結束時間不相符的情況,此時系統會停止累加。請參閱不相符的歷史和預測週期邊界

  • 不同層級的時間詳細資料,就是在案例累加中,有一或多個檔案的時間維度與其他檔案的時間維度不相同。某些差異是可以接受的,而其他的差異則會讓系統停止累加。請參閱不同層級的時間詳細資料

  • 子項模型的子期間必須與案例累加父項的子期間一致,才會被納入案例累加中。如果不一致,系統就會停止累加。請參閱不符合的子期間

長短不一的期間

如果累加父項的歷史週期多於子項模型的歷史週期,策略模型化會假設累加父項中歷史週期的值為 0,但子項模型中的值則不是。您可以封鎖非累加期間的資料,以維護累加父項中其他期間的資料。

如果累加父項的歷史週期少於子項模型的歷史週期,則只有累加父項中歷史週期的資料會被納入案例累加。

如果累加父項的預測週期多於子項模型的預測週期,策略模型化會假設累加父項中預測週期的值為 0,但子項模型中的值則不是。

如果累加父項的預測週期少於子項模型的預測週期,策略模型化會將子項模型的預測資料納入累加父項的剩餘值,而不是預測中。請參閱利用案例累加來估價累加父項模型或檔案中的剩餘值

長短不一的會計年度結束時間

每個子項模型的會計年度結束時間,都必須與累加父項的會計年度結束時間相符。如果不相符,策略模型化就會記錄錯誤,並停止累加。

例如,假設累加父項的會計年度結束時間為 7 月 31 日,則所有子項模型都必須使用 7 月 31 日作為會計年度結束時間。

不相符的歷史和預測週期邊界

累加父項中的最後一個歷史週期,定義了案例累加的最後一個歷史週期。而系統在比較累加和子項模型的歷史和預測邊界時,是根據您在建立或匯入檔案時所指派的系統標籤來進行的。如果歷史和預測邊界不同,系統會顯示警告訊息,但會完成累加。

例如,如果子項模型使用月份,且最後一個歷史週期為 5/96,而累加父項使用季度,且最後一個歷史週期為 2Q96 (或 6/96)。第一個預測週期 (6/96) 的子項模型資料,會轉移到累加父項中的最後一個歷史週期。

不同層級的時間詳細資料

如果案例累加結構中的檔案有不同的時間詳細層級,則累加父項不能有比最低詳細等級的子項模型更詳細的時間結構。下表說明,根據累加父項中的時間詳細資料層級,時間詳細資料層級規則對於子項模型的適用情況:

累加父項使用: 子項模型可以使用:

年度

年度、半年、季度、月份或週

半年

半年,季度和半年,月份和半年,或週和半年

季度

季度,月份和季度,或週和季度

月份

月份或週和月份

如果不符合的期間沒有落在這些規則的適用範圍內,累加父項就會使用子項模型的聚總資料。例如,如果累加父項採用年度,而子項模型採用季度,案例累加就會使用每個子項模型的年度值。

如果期間不相符的情況不在這些規則的適用範圍內,策略模型化就會記錄錯誤,並停止案例累加。

不符合的子期間

如果累加父項的子期間與子項模型的子期間相符,策略模型化就會累加子期間。

如果子項模型包含子期間,但累加父項並沒有,案例累加就不會納入子期間。系統會將子期間的資料聚總到累加父項的完整週期中。

天數

累加之前: 子期間 #1 子期間 #2 總天數

業務單位檔案

30

335

365

累加父項

365

365

累加之後: 子期間 #1 子期間 #2 總天數

累加父項

365

365

如果累加父項有子期間,但子項模型並沒有相符的子期間,策略模型化會記錄錯誤,並停止案例累加。

同樣的條件適合於時間長度不均勻的子期間。在此範例中,累加父項包含子期間,且其子期間的時間長度,與業務單位 #1 的子期間時間長度相符。而子項模型 #2 中的子期間並不相符,因此策略模型化會記錄錯誤,並停止案例累加。

天數

累加之前: 子期間 #1 子期間 #2 總天數

業務單位檔案 #1

30

335

365

業務單位檔案 #2

45

320

365

累加父項

30

335

365

採用不同幣別之檔案的累加

策略模型化會比較每個子項模型與累加父項中的「預設幣別名稱」。如果不相符,策略模型化會記錄錯誤,但會繼續累加。而累加之後的值,可能會沒有意義。

除非涉及幣別轉換器,否則此規則將處於保留狀態。

案例累加中的任意格式公式

策略模型化會盡可能保留子項模型輸出資料的可加性。如果累加父項包含使用 @input 的任意格式公式,策略模型化就會解出 @input

例如,子項模型和累加父項使用相同的任意格式公式 (其中包含 @input 函數) 計算損益表上的「折舊費用 (v1110)」。策略模型化會使用子項模型的輸出值,解出累加父項的輸入值。在此範例中,輸入值必須是 .86,才能讓累加父項的累加輸出值達到 $430。

業務單位檔案任意格式的公式:

@input * v2190.1

累加父項的任意格式公式:

@input * v2190.

輸入資料:

科目名稱 業務單位檔案 #1 業務單位檔案 #2 累加父項

折舊費用(資金)(v2190.1)

$200

$300

$500

折舊費用 (v1110.0)

.80

.90

.86

輸出資料:

科目名稱 業務單位檔案 #1 業務單位檔案 #2 累加父項

折舊費用 (v1110.0)

$160

$270

$430

如果累加父項包含的「任意格式公式」確實使用 @input,案例累加就會檢查累加父項,查看科目是否有幣別置換的情況。如果有,幣別置換就會是案例累加中所有子項模型的輸出資料總和。

例如,兩個業務單位都使用同一個任意格式的公式(該公式包含 @input)計算所得計算表上的折舊費用 (v1110)。累加父項沒有使用 @input。它將折舊費用 (v1110) 設定為等於折舊費用(資金)(v2190.1)。策略模型化會使用子項模型的輸出值來解出此值。在此範例中,#430 的幣別置換能讓累加父項中的累加輸出值達到 $430。

業務單位檔案任意格式的公式:

@input * v2190.01

累加父項的任意格式公式:

v2190.01

輸入資料:

科目名稱 業務單位檔案 #1 業務單位檔案 #2 累加父項

折舊費用(資金)(v2190.1)

$200

$300

$500

折舊費用 (v1110.0)

.80

.90

#430

輸出資料:

科目名稱 業務單位檔案 #1 業務單位檔案 #2 累加父項

折舊費用 (v1110.0)

$160

$270

$430

如果沒有幣別置換,系統就會執行案例累加中的「任意格式公式」。在沒有幣別置換的情況下,累加父項的輸出值有可能不等於子項模型的總和。

在先前的範例中,如果沒有幣別置換,系統就會執行累加父項中的「任意格式公式」。

業務單位檔案任意格式的公式:@input * v2190.01

累加父項的任意格式公式:v2190.01

輸入資料:

科目名稱 業務單位檔案 #1 業務單位檔案 #2 累加父項

折舊費用(資金)(v2190.1)

$200

$300

$500

折舊費用 (v1110.0)

.80

.90

執行任意格式的公式

輸出資料:

科目名稱 業務單位檔案 #1 業務單位檔案 #2 累加父項

折舊費用 (v1110.0)

$160

$270

$500

利用案例累加來估價

在累加父項中執行估價的方式,與在子項模型中執行估價的方式相似。雖然大多數的資料都來自子項模型,但是視案例累加結構而定,或許可以讓您手動輸入累加父項中的部分科目。

在完整的案例累加方法中,除非您已選擇要封鎖科目,否則系統會將子項模型的現金流相加;請參閱累加案例累加。其他子項模型科目也可以累計:

  • 債務市值 (v5.00.500)

  • 其他債務市值 (v5.00.540)

  • 潛藏退休金負債 (v5.00.520)

  • 股份證券投資 (v5.00.560)

  • 其他債務市值 (v5.00.700)

  • 其他資產市值 (v5.00.720)

  • 剩餘 NOPAT 調整 (v5.00.820)

如果這些科目在累加的層級中有資料,但在子項模型中沒有資料,請考慮在其中一個子項模型中輸入該資料。或在子項模型中輸入科目資料,以避免變更檔案。

您可以封鎖「資本成本」科目群組,並在累加父項中手動輸入那些科目。

否則,按子項模型的加權平均值計算資本成本。

累加父項模型或檔案中的剩餘值

如果您將剩餘值累加,策略模型化會以同時適用於「股東價值」及「股利貼現」模型的「清算」方法來計算。Perpetuity 方法套用於經濟利潤模型。系統會將子項模型的「剩餘值的未來值」(FVRV) 相加,以計算累加父項的 FVRV。而系統會使用子項模型的加權平均貼現率,為已累加的 FVRV 進行貼現。如果您已經封鎖「資本成本」科目群組,系統會使用累加父項中的貼現率,而非加權平均貼現率。

如果您封鎖剩餘值,策略模型化會使用您在累加父項中選取的剩餘值方法來計算。

如果您封鎖「剩餘值」科目群組,就必須在累加父項的這些科目中手動輸入資料:

股東價值模型

永續年金

常態化營業利潤調整 (v5110.00)

剩餘值稅率 (v4.00.560)

永續年金成長

常態化營業利潤調整 (v5110.00)

剩餘值稅率 (v4.00.560)

永續年金成長率 (v4.00.520)

價值成長期間

常態化營業利潤調整 (v5110.00)

剩餘值稅率 (v4.00.560)

永續年金成長率 (v4.00.520)

永續年金價值增長持續時間 (v4.00.540)

本益比

常態化獲利調整 (v5140.00)

本益比 (v5130.00)

債務貼現/(溢價)(v5150.00)

市價與帳面價值比

市價與帳面價值比 (v5120.00)

債務貼現/(溢價)(v5150.00)

清算

清算價值 (v5210)

股利貼現模型

永續年金

帳面權益的長期收益 (v4.00.780)

剩餘值目標槓桿比率 (4.00.760)

永續年金成長

帳面權益的長期收益 (v4.00.780)

永續年金成長率 (4.00.720)

剩餘值目標槓桿比率 (4.00.760)

價值成長期間

永續年金價值增長持續時間 (v4.00.740)

剩餘值目標槓桿比率 (4.00.760)

永續年金成長率 (4.00.720)

本益比

常態化獲利調整 (v5440.00)

本益比 (v5430.00)

市價與帳面價值比

市價與帳面價值比 (v5420.00)

清算

權益清算價值 (v5480.00)

經濟利潤模型

永續年金

經濟利潤剩餘稅率 (v5.00.800)

剩餘 NOPAT 調整 (v5.00.820)

NOPAT 的經濟利潤調整 (v5740.00)

資產的經濟利潤調整 (v5715.00)

負債的經濟利潤調整 (v5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