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Oracle ZFS Storage Appliance
配置 Oracle ZFS Storage Appliance
配置网络 IP 多路径 (IP MultiPathing, IPMP)
创建使用基于探测的故障检测和链路状态故障检测的 IPMP 组
使用 BUI 创建 InfiniBand 分区数据链路和接口
使用 BUI 为群集化控制器创建没有 VLAN ID 的 VNIC
使用 BUI 为群集化控制器创建具有相同 VLAN ID 的 VNIC
通过 CLI 使用自动生成的 IQN 添加 iSCSI 目标
使用 CLI 添加利用特定 IQN 和 RADIUS 验证的 iSCSI 目标
使用 CLI 添加利用 CHAP 验证的 iSCSI 启动器
设置 Oracle ZFS Storage Appliance 首选项
系统提供了单个 IP 路由表,其中包含路由表条目的集合。当需要将某个 IP 数据包发送到给定目标时,系统将选择其目标与数据包的目标地址最密切匹配的路由条目(根据系统的多宿主策略;请参见下文)。然后,它使用该路由条目中的信息来确定要在哪个 IP 接口上发送数据包,以及当目标不可直接到达时要使用的下一中继站网关。如果没有路由条目与目标匹配,则会丢弃数据包。如果多个路由条目都密切匹配且匹配程度相同(并且无法由多宿主策略以其他方式确定优先级),则系统将以连接为单位将负载分布在那些条目中。
系统不充当路由器。
路由表由路由条目组成,其中每个条目都具有以下字段:
|
"destination"(目标) 字段为 0.0.0.0/0 的路由条目与任何数据包都匹配(如果没有其他更精确匹配的路由),因此称为 "default"(默认)路由。在 BUI 中,默认路由与非默认路由通过另一属性进行区分:
|
如上所述,给定数据包将通过在路由条目的 "interface"(接口)字段中指定的 IP 接口发送。如果指定了 IPMP 接口,则将按连接随机选择 IPMP 组中的活动 IP 接口之一,并在选择的 IP 接口后来变得不可用时自动刷新。相反,如果给定 IP 接口是 IPMP 组的一部分,则它无法在 "interface"(接口)字段中指定,因为此类路由不具有高可用性。
路由条目有多种不同的来源,来源通过 "type"(类型)字段进行标识。尽管路由条目的来源与系统如何使用该路由条目无关,但是来源却控制是否以及如何编辑或删除该路由条目。系统支持以下类型的路由:
|
一个额外的类型标识当前无法使用的静态路由:
|
|
如果系统配置有多个 IP 接口,则可能有多个等效的路由通往给定目标,强制系统选择在哪个 IP 接口上发送数据包。类似地,数据包可能会先到达一个 IP 接口,但目标却是另一 IP 接口上托管的 IP 地址。在此类情况下,系统行为由所选的多宿主策略确定。支持三种策略:
|
在选择多宿主策略时,一个关键注意事项是设备是否有任何 IP 接口将专用于管理(例如专用于 BUI 访问)并因此将通过单独的管理网络进行访问。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创建了一个默认路由来提供对管理网络的远程访问,并且创建了一个单独的默认路由来提供对存储协议的远程访问,则默认系统策略 "loose"(松散)可能会导致将管理用默认路由用于存储流量。通过将策略切换为 "adaptive"(自适应)或 "strict"(严格),设备在为回复选择路由时将考虑与请求关联的 IP 地址。如果在同一 IP 接口上未找到路由,则 "adaptive"(自适应)策略将导致系统使用任何可用路由,而 "strict"(严格)策略将导致系统丢弃数据包。